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0.1 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9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3-16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0.3.3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1章 《大国工匠》的整体考察 | 第16-21页 |
1.1 《大国工匠》的时代背景 | 第16-17页 |
1.1.1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 第16页 |
1.1.2 新闻事业发展需要 | 第16-17页 |
1.2 《大国工匠》的主题内容 | 第17-18页 |
1.3 《大国工匠》的社会影响 | 第18-21页 |
第2章 《大国工匠》的故事分析 | 第21-30页 |
2.1 引人入胜的事件 | 第21-25页 |
2.1.1 叙事素材的甄别 | 第21-24页 |
2.1.2 叙事结构的设置 | 第24-25页 |
2.2 追求极致的人物 | 第25-26页 |
2.3 反映现实的环境 | 第26-27页 |
2.4 电视专题片的故事化 | 第27-30页 |
第3章 《大国工匠》的话语分析 | 第30-50页 |
3.1 相辅相成的叙事声音 | 第30-37页 |
3.1.1 兼容并蓄的解说词 | 第31-34页 |
3.1.2 情境交融的音乐 | 第34-36页 |
3.1.3 虚实结合的音响 | 第36-37页 |
3.2 内涵丰富的叙事画面 | 第37-43页 |
3.2.1 情感充盈的图像 | 第38-41页 |
3.2.2 形式多变的文字 | 第41-43页 |
3.3 特征鲜明的叙事者 | 第43-50页 |
3.3.1 记者的“隐退” | 第44-45页 |
3.3.2 采访对象的“凸显” | 第45-47页 |
3.3.3 主持人的“引导” | 第47-50页 |
第4章 《大国工匠》的叙事特点及启示 | 第50-58页 |
4.1 《大国工匠》的叙事特点 | 第50-53页 |
4.1.1 立意高远:小切口,大主题 | 第50-51页 |
4.1.2 平民视角:人文关怀中的平等交流 | 第51-52页 |
4.1.3 以“工匠精神”叙述工匠精神 | 第52-53页 |
4.2 《大国工匠》的叙事启示 | 第53-58页 |
4.2.1 新闻人的思考与把脉 | 第53-54页 |
4.2.2 创造性地讲好中国故事 | 第54-55页 |
4.2.3 发展电视新闻叙事新模式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A《大国工匠》专题片节目目录 | 第64-68页 |
附录B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