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11页 |
1.1.2 我国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 | 第11页 |
1.1.3 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作用 | 第11页 |
1.1.4 旅游信息化 | 第11-12页 |
1.1.5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1 理论角度 | 第13页 |
1.4.2 实践角度 | 第13-14页 |
2 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与乡村旅游概述 | 第14-23页 |
2.1 农村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 第14-15页 |
2.1.1 产业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农村产业结构的概念 | 第14页 |
2.1.3 农村产业结构的分类 | 第14-15页 |
2.2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2.2.1 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 | 第15页 |
2.2.2 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 | 第15-16页 |
2.2.3 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 第16页 |
2.3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3.1 乡村的概念 | 第16页 |
2.3.2 旅游的概念 | 第16页 |
2.3.3 乡村的旅游的概念 | 第16-17页 |
2.4 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 | 第17-18页 |
2.5 乡村旅游的类型 | 第18-19页 |
2.5.1 按照旅游的目的划分 | 第18页 |
2.5.2 按照资源类型划分 | 第18页 |
2.5.3 按照区位条件划分 | 第18页 |
2.5.4 按照产品类型划分 | 第18-19页 |
2.6 现阶段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第19-23页 |
2.6.1 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 第19-20页 |
2.6.2 整体经营水平较低,发展动力不足 | 第20页 |
2.6.3 建设模式雷同,未发挥地区特色 | 第20页 |
2.6.4 乡土文化空心发展,文化资源挖掘不够 | 第20-21页 |
2.6.5 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冲击村民日常生活 | 第21页 |
2.6.6 资源管理两级分化,监督管理缺位 | 第21-22页 |
2.6.7 供需矛盾突出,产品市场饱和 | 第22-23页 |
3. 信息化、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第23-26页 |
3.1 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 第23-24页 |
3.1.1 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 | 第23页 |
3.1.2 旅游信息化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3.2 农村信息化建设助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 第24页 |
3.3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促进作用 | 第24-26页 |
3.3.1 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 | 第25页 |
3.3.2 乡村旅游拉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 第25页 |
3.3.3 乡村旅游可以培育农村产业特色 | 第25-26页 |
4 XX镇乡村旅游案例分析 | 第26-34页 |
4.1 XX镇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 第26-27页 |
4.1.1 XX镇基本概况 | 第26页 |
4.1.2 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 第26-27页 |
4.2 乡村旅游发展初见成效 | 第27-28页 |
4.3 XX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 | 第28-30页 |
4.3.1 “互联网+”模式,助力乡村旅游的推广和管理 | 第28-29页 |
4.3.2 深入挖掘茶叶资源,发展茶乡体验旅游 | 第29-30页 |
4.4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 第30-32页 |
4.4.1 社会效益分析 | 第30-31页 |
4.4.2 经济效益分析 | 第31-32页 |
4.5 XX镇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 第32-34页 |
4.5.1 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 | 第32页 |
4.5.2 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32-33页 |
4.5.3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宣传和推广 | 第33页 |
4.5.4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策资金的支持 | 第33页 |
4.5.5 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 第33-34页 |
5 XX镇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 第34-37页 |
5.1 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34-35页 |
5.1.1 整体规划设计不完善 | 第34页 |
5.1.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公共服务跟不上 | 第34页 |
5.1.3 资金短缺影响项目推进 | 第34-35页 |
5.1.4 乡村服务人员短缺,人才学习培训机会少 | 第35页 |
5.1.5 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第35页 |
5.2 后期发展完善相关建议 | 第35-37页 |
5.2.1 坚持绿色发展,开发生态茶园旅游精品线路 | 第35-36页 |
5.2.2 优化融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 | 第36页 |
5.2.3 积极引进人才,强化学习培训 | 第36页 |
5.2.4 加大宣传推广,倡导文明旅游 | 第36-3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5.1 结论 | 第37页 |
5.2 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