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灌木论文--柽柳论文

密枝型柽柳苗期生长、光合特性及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缩略词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1.1 密枝类型柽柳概述第11-12页
        1.1.1 材料来源及基本情况第11页
        1.1.2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第11-12页
        1.1.3 利用价值第12页
    1.2 我国采穗圃促产技术研究第12-13页
        1.2.1 采穗圃的树形培育及树体管理第12-13页
        1.2.2 扦插繁殖技术第13页
    1.3 柽柳光合特性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1 叶绿素含量第13-14页
        1.3.2 光合作用日变化第14页
    1.4 叶绿素荧光技术的应用第14-15页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5-17页
        1.5.1 研究意义第15页
        1.5.2 研究途径和目的第15-16页
        1.5.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密枝类型柽柳苗期生长特性研究第17-29页
    2.1 试验材料第17页
    2.2 试验方法第17-18页
        2.2.1 不同无性系间叶量比差异第17-18页
        2.2.2 不同无性系间叶色值差异第18页
        2.2.3 不同无性系生长节律差异第18页
    2.3 数据统计分析第18-19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19-28页
        2.4.1 不同无性系间叶量比差异第19-20页
        2.4.2 不同无性系间叶色值差异第20-22页
        2.4.3 不同无性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第22-24页
        2.4.4 不同无性系生长节律差异第24-28页
    2.5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密枝类型柽柳光合荧光特性研究第29-50页
    3.1 试验材料第29页
    3.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9-31页
        3.2.1 光合参数的测定第29-30页
        3.2.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30页
        3.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0-31页
    3.3 数据统计分析第31-3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2-48页
        3.4.1 不同无性系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第32-33页
        3.4.2 不同无性系光合参数的比较第33-34页
        3.4.3 不同无性系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聚类分析第34-36页
        3.4.4 不同无性系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第36-39页
        3.4.5 不同无性系光合参数日变化比较第39-43页
        3.4.6 不同无性系响应曲线的比较第43-48页
    3.5 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密枝类型柽柳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第50-65页
    4.1 试验材料第50页
    4.2 试验设计第50-53页
        4.2.1 不同无性系间成活率比较第50页
        4.2.2 不同无性系生长性状、插穗指标比较第50-51页
        4.2.3 扦插试验第51-52页
        4.2.4 不同采穗树形试验第52页
        4.2.5 平茬试验第52-53页
    4.3 调查指标及方法第53页
    4.4 数据统计分析第53页
    4.5 结果与分析第53-64页
        4.5.1 不同无性系间成活率比较第53-55页
        4.5.2 不同无性系生长性状、插穗指标比较第55-57页
        4.5.3 扦插试验第57-60页
        4.5.4 采穗树形试验第60-61页
        4.5.5 平茬试验第61-64页
    4.6 有效提高繁殖效率的综合技术第64-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65-68页
    5.1 结论第65-66页
    5.2 讨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1-72页
附录第72-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市(区、县)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膳食摄入与低体重营养不良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中国农村地区死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