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复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图像修复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基于扩散方程的修复方法第10-12页
        1.2.2 基于样例的修复方法第12页
        1.2.3 基于全局的修复方法第12-13页
        1.2.4 图像稀疏表示方法第13-14页
    1.3 图像修复的应用第14-15页
        1.3.1 图像复原第14页
        1.3.2 目标物体移除第14页
        1.3.3 去遮蔽第14-15页
        1.3.4 丢失隐藏复原第15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图像修复算法的理论基础第17-25页
    2.1 基于样例的图像修复模型的建立第18-19页
        2.1.1 基于像素点合成的修复模型第18页
        2.1.2 基于图像块合成的修复模型第18-19页
    2.2 基于块合成的修复方法的分析第19-23页
        2.2.1 距离度量第19页
        2.2.2 搜索最佳匹配块第19-20页
        2.2.3 块优先级第20-21页
        2.2.4 全局图像一致性第21页
        2.2.5 块拼接技术:混合和衍缝第21-22页
        2.2.6 嵌入附近邻域第22-23页
    2.3 信号的稀疏表示模型第23-24页
        2.3.1 自然信号的稀疏域模型第23页
        2.3.2 稀疏表示问题求解的主要算法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利用结构稀疏度和块稀疏表示的修复方法第25-31页
    3.1 本文算法概述第26页
    3.2 基于结构稀疏度的块优先级第26-28页
        3.2.1 图像块结构稀疏度第27页
        3.2.2 块优先级第27-28页
    3.3 基于块稀疏表示的图像块合成第28-30页
        3.3.1 图像块稀疏表示第28-29页
        3.3.2 稀疏表示算法第29-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基于块稀疏表示的图像修复算法的实现第31-49页
    4.1 算法流程第31-38页
    4.2 客观评价指标——峰值信噪比第38-39页
    4.3 本文修复算法数值分析第39-42页
        4.3.1 系统残差收敛性分析第39-41页
        4.3.2 目标块尺寸对修复结果的影响第41-42页
    4.4 划痕、文字覆盖对比实验第42-46页
    4.5 目标物体移除对比实验第46-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49-50页
    5.1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49页
    5.2 研究方向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通信数据的用户重要位置识别及区域功能发现
下一篇:基于智能SDN的CDN用户请求分配优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