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品论文--药品鉴定论文

橘皮竹茹汤及甘草泻心汤质量表征方法研究

缩略词表第6-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第12-13页
    1.2 中药质量评价现状第13-15页
第二章 橘皮竹茹汤基准煎剂制备研究第15-17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实验材料第15页
        2.2.1 仪器第15页
        2.2.2 试剂第15页
    2.3 实验方法第15-16页
        2.3.1 基准煎剂制备第15页
        2.3.2 总方供试品制备第15-16页
    2.4 实验结果第16页
        2.4.1 总方浸膏量的考察第16页
    2.5 讨论第16-17页
第三章 橘皮竹茹汤中等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研究第17-34页
    3.1 引言第17页
    3.2 实验材料第17页
        3.2.1 仪器第17页
        3.2.2 试剂第17页
    3.3 实验方法第17-20页
        3.3.1 橘皮竹茹汤中等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的建立第17-18页
        3.3.2 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来源确认第18-19页
        3.3.3 橘皮竹茹汤中等极性部位主要物质定性鉴别第19页
        3.3.4 橘皮竹茹汤HPLC指纹图谱中单味药指标成分的指认第19页
        3.3.5 方法学确证第19-20页
    3.4 实验结果第20-32页
        3.4.1 橘皮竹茹汤中等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第20-24页
        3.4.2 HPLC指纹图谱中色谱峰来源确认第24-25页
        3.4.3 橘皮竹茹汤中等极性部位主要物质定性鉴别第25-26页
        3.4.4 橘皮竹茹汤HPLC指纹图谱中单味药指标成分的指认第26-27页
        3.4.5 方法学确证第27-32页
    3.5 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橘皮竹茹汤多糖部位指纹图谱研究第34-36页
    4.1 引言第34页
    4.2 实验材料第34页
        4.2.1 仪器第34页
        4.2.2 试剂第34页
    4.3 实验方法第34-35页
        4.3.1 标准单糖PMP衍生物的制备第34页
        4.3.2 多糖TFA全水解物PMP衍生物的制备第34-35页
        4.3.3 色谱条件第35页
    4.4 实验结果第35页
        4.4.1 橘皮竹茹汤多糖部位指纹图谱的建立与特征峰的指认第35页
    4.5 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橘皮竹茹汤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第36-56页
    5.1 引言第36页
    5.2 实验材料第36页
        5.2.1 仪器第36页
        5.2.2 试剂第36页
    5.3 实验方法第36-44页
        5.3.1 橙皮苷含量测定方法学确证第36-38页
        5.3.2 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学确证第38-40页
        5.3.3 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方法学确证第40-42页
        5.3.4 6-姜辣素含量测定方法学确证第42-44页
    5.4 实验结果第44-55页
        5.4.1 橙皮苷含量测定方法学确证第44-47页
        5.4.2 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学第47-50页
        5.4.3 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方法学第50-53页
        5.4.4 6-姜辣素含量测定方法学第53-55页
    5.5 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十批不同批次橘皮竹茹汤的质量考察第56-63页
    6.1 引言第56页
    6.2 实验材料第56页
        6.2.1 仪器第56页
        6.2.2 试剂第56页
    6.3 实验方法第56-58页
        6.3.1 基准煎剂出膏率考察第56-58页
        6.3.2 橘皮竹茹汤中等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第58页
        6.3.3 不同批次橘皮竹茹汤中各指标成分转移率的测定第58页
    6.4 实验结果第58-62页
        6.4.1 基准煎剂出膏率考察第58-59页
        6.4.2 橘皮竹茹汤中等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第59-60页
        6.4.3 不同批次橘皮竹茹汤中各指标成分转移率的测定第60-62页
    6.5 讨论第62-63页
第七章 甘草泻心汤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及转移率研究第63-77页
    7.1 引言第63页
    7.2 实验材料第63页
        7.2.1 仪器第63页
        7.2.2 对照品、试剂与药材第63页
    7.3 实验方法第63-69页
        7.3.1 基准煎剂制备第63页
        7.3.2 十批不同批次甘草泻心汤含量测定用冻干粉样品的制备第63-65页
        7.3.3 甘草苷、黄芩苷含量测定第65-67页
        7.3.4 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第67-69页
    7.4 实验结果第69-76页
        7.4.1 甘草苷、黄芩苷含量测定第69-73页
        7.4.2 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第73-76页
    7.5 小结第76-77页
第八章 结果与讨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文献综述第81-86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发表文章第86-94页
作者简介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痰贴方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