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湖泊水质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呼伦湖概况 | 第18-24页 |
2.1 呼伦湖地理自然气候概况 | 第18-23页 |
2.1.1 呼伦湖地理概述 | 第18-19页 |
2.1.2 呼伦湖气候概述 | 第19-22页 |
2.1.3 呼伦湖水文概述 | 第22-23页 |
2.2 呼伦湖污染概况 | 第23-24页 |
3 Delft3D模型概述 | 第24-31页 |
3.1 水动力 | 第25-29页 |
3.1.1 水动力模块基本原理 | 第25页 |
3.1.2 水动力模块子模块介绍 | 第25-26页 |
3.1.3 基本假设与方程 | 第26-29页 |
3.2 水质 | 第29-31页 |
3.2.1 水质模块原理 | 第29页 |
3.2.2 水质模块子模块介绍 | 第29-30页 |
3.2.3 基本假设方程 | 第30-31页 |
4 呼伦湖水质时空变化 | 第31-44页 |
4.1 测定方法与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4.2 呼伦湖水环境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4.3 不同时期呼伦湖水质特征分析 | 第33-40页 |
4.3.1 不同时期呼伦湖水体化学需氧量变化特征 | 第33-34页 |
4.3.2 不同时期呼伦湖氮、磷含量变化特征 | 第34-38页 |
4.3.3 不同时期呼伦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变化特征 | 第38-40页 |
4.4 呼伦湖湖流域不同时期理化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第40-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呼伦湖水动力模拟 | 第44-65页 |
5.1 模型的建立与可行性验证 | 第44-52页 |
5.1.1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4-45页 |
5.1.2 计算网格的剖分 | 第45-46页 |
5.1.3 模型参数的选取与率定 | 第46-52页 |
5.2 模型验证 | 第52-56页 |
5.3 典型风况下呼伦湖水体流场特征 | 第56-63页 |
5.3.1 风 | 第56-57页 |
5.3.2 建立风场模型 | 第57-58页 |
5.3.3 西北风315°作用下的流场水位模拟 | 第58-59页 |
5.3.4 西风270°作用下的流场水位模拟 | 第59-61页 |
5.3.5 西南风225°作用下的流场水位模拟 | 第61-62页 |
5.3.6 三种典型风况下观测点流场情况对比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呼伦湖污染物质迁移数值模拟——以COD、重金属砷为例 | 第65-73页 |
6.1 呼伦湖重金属砷与COD的污染特性 | 第65-66页 |
6.2 水质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66-70页 |
6.2.1 模型的建立 | 第66-68页 |
6.2.2 模型参数的选取与率定 | 第68-70页 |
6.2.3 模型的验证 | 第70页 |
6.3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70-7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结论 | 第73-74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