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分析与检验论文

煤中汞释放特性和赋存形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第9-10页
    1.2 汞的现状第10-12页
        1.2.1 汞的理化性质第10页
        1.2.2 汞的来源第10-11页
        1.2.3 汞的排放标准第11-12页
    1.3 煤中汞的排放与控制第12-15页
        1.3.1 煤中汞的含量和分布第12-13页
        1.3.2 煤中汞的转化第13-14页
        1.3.3 煤中汞的控制技术第14-15页
    1.4 煤中汞的测量方法第15-16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气态汞动态分析方法的建立第18-23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实验装置第18-19页
    2.3 实验主要仪器第19-20页
    2.4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4.1 实验步骤第20页
        2.4.2 实验分析第20-22页
        2.4.3 实验条件优化第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煤中汞的释放特性第23-33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实验部分第23-25页
        3.2.1 煤样的预处理第23-24页
        3.2.2 汞热释过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第24页
        3.2.3 实验准确度和精确度检测第24-25页
    3.3 煤中汞的释放特性第25-32页
        3.3.1 温度对汞释放行为的影响第25-27页
        3.3.2 升温速率对汞释放行为的影响第27-30页
        3.3.3 反应气氛对汞释放行为的影响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纯汞化合物中汞的释放特性第33-41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实验部分第33-34页
        4.2.1 纯汞化合物样品的制备第33页
        4.2.2 汞热释过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第33-34页
    4.3 纯汞化合物汞释放特性第34-37页
    4.4 纯汞化合物中汞的化学热力学研究第37-40页
        4.4.1 分析计算软件第37-38页
        4.4.2 模拟过程第38页
        4.4.3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煤中汞赋存形态研究第41-46页
    5.1 引言第41页
    5.2 研究方法第41页
    5.3 煤中汞赋存形态拟合第41-45页
    5.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6.1 结论第46-47页
    6.2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CSK的JTIDS数据链研究与仿真
下一篇:underlay频谱共享方式下用户个数和信噪比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