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水量平衡论文

岩溶槽谷流域地表降水径流过程模拟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国外流域降雨径流模拟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内流域降雨径流模拟研究现状第11-12页
   ·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支持项目第13-14页
第2章 资料与方法第14-21页
   ·研究区概况第14-18页
     ·地理位置与地形第14-16页
     ·地质第16页
     ·气候第16-18页
     ·经济社会条件第18页
   ·基础数据来源第18-19页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3章 流域降雨径流特征研究第21-25页
   ·研究区水量平衡分析第21页
   ·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径流分析第21-23页
   ·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径流过程分析第23-25页
第4章 模型的建立第25-34页
   ·HEC-HMS模型简介第25-26页
   ·模型的概化第26-27页
   ·流域模块的建立以及参数的获取第27-33页
     ·降雨损失模型第27-31页
     ·坡面汇流模型第31-32页
     ·基流模型第32-33页
     ·河道汇流模型第33页
   ·气象模块的建立第33页
   ·控制模块的建立第33-34页
第5章 岩溶槽谷流域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第34-47页
   ·参数的率定第34-41页
     ·敏感性分析第34-37页
     ·参数率定的过程与方法第37-39页
     ·参数率定的误差控制及目标方程第39-41页
   ·模型的验证第41-45页
     ·场降雨径流模拟第41-43页
     ·长时间尺度降雨径流模拟第43-44页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第44-45页
   ·模型的应用第45-47页
第6章 结语第47-49页
   ·结论第47页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γ-Fe2O3/Ni2O3复合磁性纳米微粒及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下一篇:重庆芙蓉洞洞穴系统元素运移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