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预制钢筋混凝土菱形空腹桩开发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基坑围护工程现状第11-17页
        1.2.1 常见围护结构第13-16页
        1.2.2 新型支护结构开发第16-17页
    1.3 本课题研发技术背景第17-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植入钢筋混凝土预制菱形柱围护墙介绍第19-25页
    2.1 植入钢筋混凝土菱形桩围护墙特点第19-21页
        2.1.1 水泥搅拌桩墙第19-20页
        2.1.2 预制菱形桩第20-21页
        2.1.3 植入钢筋混凝土预制菱形桩围护墙截面形式第21页
    2.2 植入钢筋混凝土预制菱形桩围护墙施工工艺第21-25页
        2.2.1 施工方法第21-23页
        2.2.2 施工机械第23-24页
        2.2.3 施工要点第24-25页
第3章 预制菱形空腹桩受力分析第25-34页
    3.1 构造第25-26页
        3.1.1 截面特性第25页
        3.1.2 材料特性第25页
        3.1.3 菱形桩抗弯刚度计算第25-26页
    3.2 受弯承载力计算第26-29页
    3.3 受剪承载力计算第29-30页
    3.4 施工阶段抗裂验算第30-34页
第4章 预制菱形空腹桩承载力试验第34-54页
    4.1 试验设计第34页
        4.1.1 试验目的第34页
        4.1.2 试验流程第34页
    4.2 试验方案第34-38页
        4.2.1 试件材料设计第34-35页
        4.2.2 加载方案第35-36页
        4.2.3 主要量测的内容第36-37页
        4.2.4 粘贴应变片时的注意事项第37-38页
    4.3 试验观测第38-40页
        4.3.1 箍筋间距100桩(A桩)加载第38-39页
        4.3.2 箍筋间距200桩(B桩)加载第39-40页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0-52页
        4.4.1 纵向受力钢筋第40-44页
        4.4.2 桩身混凝土第44-47页
        4.4.3 箍筋受剪分析第47-51页
        4.4.4 挠度第51-52页
    4.5 小结与结论第52-54页
第5章 模型分析第54-65页
    5.1 建立模型第54-57页
        5.1.1 菱形桩截面选择第54页
        5.1.2 材料力学模型选择第54-56页
        5.1.3 荷载、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第56-57页
    5.2 模型计算结果第57-62页
        5.2.1 桩身混凝土应力变化第57-59页
        5.2.2 纵向受力钢筋应力变化第59-60页
        5.2.3 箍筋应力变化第60-61页
        5.2.4 桩体挠度第61-62页
    5.3 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对比第62-65页
        5.3.1 弯矩承载力对比第62-63页
        5.3.2 截面抗剪承载力第63-65页
第6章 预制菱形空腹桩接桩问题第65-73页
    6.1 接桩方法第65-67页
        6.1.1 焊接钢筋接头第65页
        6.1.2 桩端端板连接法第65-67页
    6.2 接头设计计算第67-71页
        6.2.1 接头焊缝计算第67-69页
        6.2.2 钢板预张拉验算第69-71页
        6.2.3 螺栓计算第71页
    6.3 小结第71-73页
第7章 工程实例第73-83页
    7.1 桩身选型第73页
    7.2 实际工程分析第73-81页
        7.2.1 工程案例一第73-77页
        7.2.2 工程案例二第77-81页
    7.3 小结第81-83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8.1 主要结论第83-84页
    8.2 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作者简介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预后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下一篇:磁共振T1rho及T1-mapping成像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