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水平光滑管沸腾换热与阻力特性的研究 | 第13-16页 |
1.2.1 水平光滑管内的流动沸腾实验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水平光滑管内的流动沸腾阻力特性研究 | 第14-15页 |
1.2.3 水平光滑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关联式 | 第15-16页 |
1.3 水平内螺纹管的沸腾换热与阻力特性研究 | 第16-18页 |
1.3.1 水平内螺纹管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 第16-17页 |
1.3.2 水平内螺纹管内的阻力特性研究 | 第17页 |
1.3.3 水平内螺纹管内的流动沸腾关联式 | 第17-18页 |
1.4 管内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2章 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与阻力特性实验系统 | 第20-33页 |
2.1 实验系统 | 第20-23页 |
2.1.1 制冷剂回路 | 第20-22页 |
2.1.2 冷却水回路 | 第22页 |
2.1.3 电加热系统 | 第22-23页 |
2.1.4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3页 |
2.2 预热段与实验段的设计 | 第23-26页 |
2.2.1 预热段的设计 | 第23-24页 |
2.2.2 实验段的设计 | 第24-26页 |
2.3 实验参数测量 | 第26-29页 |
2.3.1 温度测量 | 第26-27页 |
2.3.2 压力测量 | 第27-28页 |
2.3.3 流量测量 | 第28页 |
2.3.4 电流与电压测量 | 第28-29页 |
2.4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9-31页 |
2.4.1 沸腾换热系数 | 第29-30页 |
2.4.2 干度 | 第30-31页 |
2.4.3 摩擦压降 | 第31页 |
2.5 实验流程 | 第31-32页 |
2.5.1 实验前的准备 | 第31-32页 |
2.5.2 实验的步骤 | 第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R245FA内螺纹管内沸腾换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33-50页 |
3.1 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3-37页 |
3.1.1 干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2 热流密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3 质量流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4 饱和温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 R245FA内螺纹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预测 | 第37-42页 |
3.3 摩擦压降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2-44页 |
3.3.1 质量流速对摩擦压降的影响 | 第42页 |
3.3.2 热流密度对摩擦压降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3 饱和温度对摩擦压降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 R245FA内螺纹管内摩擦压降的预测 | 第44-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R245FA内螺纹管内沸腾换热与阻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 第50-64页 |
4.1 数值方法 | 第50-55页 |
4.1.1 物理模型 | 第50-51页 |
4.1.2 网格划分 | 第51-52页 |
4.1.3 数学模型 | 第52-54页 |
4.1.4 边界条件 | 第54页 |
4.1.5 计算方法 | 第54-55页 |
4.2 内螺纹管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4.2.1 气相体积分布 | 第55-56页 |
4.2.2 温度分布 | 第56-57页 |
4.2.3 压降分布 | 第57-59页 |
4.2.4 换热系数模拟值和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59页 |
4.3 光滑管的模拟结果和内螺纹管的实验结果对比 | 第59-62页 |
4.4 内螺纹管强化换热技术评价 | 第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64-65页 |
5.1.1 工作内容 | 第64页 |
5.1.2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科研成果汇总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