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3.0加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0.1 数据加密技术概述 | 第13页 |
0.2 加密设备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0.3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0.4 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15-16页 |
第1章 USB总线概述 | 第16-22页 |
1.1 USB总线接口的优势 | 第16-17页 |
1.2 USB协议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1.2.1 域 | 第17页 |
1.2.2 包 | 第17-18页 |
1.2.3 事务 | 第18-19页 |
1.2.4 数据传输类型 | 第19-20页 |
1.3 USB3.0和USB2.0的对比 | 第20-22页 |
第2章 加密终端整体架构设计 | 第22-34页 |
2.1 CYUSB3014芯片简介 | 第22-27页 |
2.1.1 CYUSB3014芯片结构框图 | 第22-23页 |
2.1.2 CPU | 第23-24页 |
2.1.3 DMA数据传输 | 第24页 |
2.1.4 GPIF Ⅱ接口 | 第24-25页 |
2.1.5 USB3.0接口 | 第25-27页 |
2.2 高速密码算法芯片SM4AC介绍 | 第27-32页 |
2.2.1 高速密码算法芯片结构框图 | 第27-29页 |
2.2.2 高速密码算法芯片的三种运算模式 | 第29-31页 |
2.2.3 高速密码算法芯片命令操作方式 | 第31-32页 |
2.3 整体设计框架及思路 | 第32-34页 |
2.3.1 整体设计框架 | 第32-33页 |
2.3.2 整体设计思路 | 第33-34页 |
第3章 加密终端芯片固件设计 | 第34-60页 |
3.1 GPIF Ⅱ状态机简介 | 第34-36页 |
3.2 GPIF Ⅱ状态机设计 | 第36-45页 |
3.2.1 同步时序设计 | 第37-41页 |
3.2.2 异步时序设计 | 第41-45页 |
3.3 CYUSB3014的固件代码设计 | 第45-60页 |
3.3.1 固件代码的初始化 | 第45-48页 |
3.3.2 USB通信 | 第48-50页 |
3.3.3 DMA传输机制和代码实现 | 第50-58页 |
3.3.4 GPIF Ⅱ状态机的固件配置 | 第58-60页 |
第4章 加密终端应用软件设计 | 第60-66页 |
4.1 VS2008平台搭建 | 第60-62页 |
4.2 上位机编写中使用的函数 | 第62-63页 |
4.3 上位机界面 | 第63-66页 |
4.3.1 上位机操作简介 | 第63-64页 |
4.3.2 USB设备识别 | 第64-66页 |
第5章 加密终端硬件电路设计 | 第66-73页 |
5.1 CYUSB3014母板硬件设计 | 第66-71页 |
5.1.1 USB3.0布线原则 | 第66-67页 |
5.1.2 GPIF Ⅱ接口硬件设计原则 | 第67-68页 |
5.1.3 FX3启动方式 | 第68页 |
5.1.4 芯片时钟选择 | 第68-69页 |
5.1.5 供电电源设计和去耦 | 第69-71页 |
5.2 高速密码算法芯片SM4AC子板硬件设计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