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 2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7-24页 |
| 2.1 铁路限界 | 第17-20页 |
| 2.1.1 限界检测方法 | 第17-19页 |
| 2.1.2 侵限判断原理 | 第19-20页 |
| 2.2 激光扫描测距 | 第20-23页 |
| 2.2.1 激光脉冲测距原理 | 第20-22页 |
| 2.2.2 点云坐标计算 | 第22-23页 |
| 2.3 小结 | 第23-24页 |
| 3 限界模型矢量化 | 第24-45页 |
| 3.1 单个限界模型的生成和矢量化方法 | 第24-30页 |
| 3.1.1 数据结构定义与单个限界模型的生成 | 第24-26页 |
| 3.1.2 单个限界模型的矢量化 | 第26-30页 |
| 3.2 复杂限界模型的生成和矢量化方法 | 第30-43页 |
| 3.2.1 图形二维裁剪的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 3.2.2 数据结构重定义 | 第32页 |
| 3.2.3 基于多边形裁剪的限界模型复合算法 | 第32-37页 |
| 3.2.4 模型间存在退化情况的处理 | 第37-42页 |
| 3.2.5 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 3.3 小结 | 第43-45页 |
| 4 基于CUDA和OPENGL互操作的三维点云数据加速绘制 | 第45-57页 |
| 4.1 QWTPLOT3D库运行分析 | 第45-47页 |
| 4.2 CUDA与OPENGL互操作 | 第47-53页 |
| 4.2.1 OpenGL工作流程 | 第47-48页 |
| 4.2.2 并行计算框架CUDA | 第48-50页 |
| 4.2.3 顶点缓存对象VBO | 第50-52页 |
| 4.2.4 互操作原理 | 第52页 |
| 4.2.5 三维点云数据的加速绘制 | 第52-53页 |
| 4.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3-56页 |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5.1 总结 | 第57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