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城乡结构效应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2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概述 | 第16-22页 |
2.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主要观点 | 第16-19页 |
2.1.1 利率渠道 | 第16-17页 |
2.1.2 资产价格渠道 | 第17-18页 |
2.1.3 信贷渠道 | 第18-19页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2.2.1 利率渠道 | 第20页 |
2.2.2 信贷渠道 | 第20-22页 |
第3章 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的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3.1 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效应 | 第22-24页 |
3.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3.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3.2 货币政策的区域结构效应 | 第24-26页 |
3.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3.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3.3 货币政策的城乡结构效应 | 第26-28页 |
3.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3.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第4章 我国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 | 第28-34页 |
4.1 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城乡差异 | 第28-31页 |
4.1.1 城乡收入差距 | 第28-30页 |
4.1.2 城乡消费水平对比 | 第30-31页 |
4.2 金融发展水平的城乡差异 | 第31-34页 |
4.2.1 金融中介的城乡差异 | 第31-32页 |
4.2.2 金融市场的城乡差异 | 第32页 |
4.2.3 金融发展水平的城乡差异 | 第32-34页 |
第5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城乡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34-45页 |
5.1 模型介绍 | 第34-35页 |
5.2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5.3 计量检验 | 第36-38页 |
5.3.1 平稳性检验 | 第36-37页 |
5.3.2 协整检验 | 第37页 |
5.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7-38页 |
5.4 实证分析 | 第38-43页 |
5.4.1 滞后阶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5.4.2 SVAR模型的识别 | 第39-40页 |
5.4.3 建立脉冲响应函数 | 第40-42页 |
5.4.4 方差分解 | 第42-43页 |
5.5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第6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