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4页 |
1.1 铝合金的应用及腐蚀 | 第16-17页 |
1.1.1 铝合金的分类及应用 | 第16页 |
1.1.2 铝合金的腐蚀 | 第16-17页 |
1.2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 第17-22页 |
1.2.1 铬酸盐钝化处理技术 | 第17-18页 |
1.2.2 锆/钛系钝化处理技术 | 第18页 |
1.2.3 阳极氧化处理技术 | 第18-19页 |
1.2.4 微弧氧化技术 | 第19-20页 |
1.2.5 稀土盐转化处理技术 | 第20-22页 |
1.2.6 有机酸钝化处理技术 | 第22页 |
1.3 硅烷化处理技术 | 第22-27页 |
1.3.1 硅烷偶联剂简介 | 第22-23页 |
1.3.2 硅烷偶联剂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23-24页 |
1.3.3 硅烷膜层防护机理 | 第24-25页 |
1.3.4 硅烷膜的改性研究 | 第25-27页 |
1.3.4.1 纳米颗粒掺杂改性 | 第26页 |
1.3.4.2 稀土盐掺杂改性 | 第26页 |
1.3.4.3 双层复合膜 | 第26-27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4页 |
第二章 铝合金表面复合硅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4-53页 |
2.1 引言 | 第34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4-35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35-36页 |
2.3.1 电导率测试 | 第35页 |
2.3.2 硫酸铜点滴测试 | 第35页 |
2.3.3 电化学测试 | 第35页 |
2.3.4 接触角测试 | 第35页 |
2.3.5 膜层厚度测试 | 第35页 |
2.3.6 漆膜附着力测试 | 第35-36页 |
2.3.7 膜层孔隙率测试 | 第36页 |
2.3.8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6页 |
2.3.9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6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6-50页 |
2.5.1 复合硅烷液水解体系的确定 | 第36-40页 |
2.5.1.1 甲醇用量对水解过程的影响 | 第37页 |
2.5.1.2 硅烷偶联剂的浓度对水解过程的影响 | 第37-38页 |
2.5.1.3 pH对水解过程的影响 | 第38-39页 |
2.5.1.4 水解温度对水解过程的影响 | 第39-40页 |
2.5.2 复合硅烷膜制备工艺的确定 | 第40-45页 |
2.5.2.1 硅烷偶联剂比例对硅烷膜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2.5.2.2 固化温度对硅烷膜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2.5.2.3 固化时间对硅烷膜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2.5.3 复合硅烷膜的表征及性能分析 | 第45-50页 |
2.5.3.1 复合硅烷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2.5.3.2 疏水性测试 | 第46-47页 |
2.5.3.3 漆膜附着力测试 | 第47页 |
2.5.3.4 膜厚测试及硫酸铜点滴测试 | 第47-48页 |
2.5.3.5 电化学测试 | 第48-49页 |
2.5.3.6 表面膜层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三章 铝合金表面铈盐改性杂化硅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3-69页 |
3.1 前言 | 第53-54页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4页 |
3.3 测试方法 | 第54-55页 |
3.3.1 硫酸铜点滴测试 | 第54页 |
3.3.2 电化学测试 | 第54页 |
3.3.3 接触角测试 | 第54-55页 |
3.3.4 膜层厚度测试 | 第55页 |
3.3.5 漆膜附着力测试 | 第55页 |
3.3.6 膜层孔隙率测试 | 第55页 |
3.3.7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5页 |
3.3.8 扫描电镜测试(SEM+EDS) | 第55页 |
3.3.9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55页 |
3.3.10 盐雾试验测试 | 第55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3.5.1 杂化膜成膜工艺的确定 | 第56-60页 |
3.5.1.1 铈盐用量对杂化膜层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3.5.1.2 固化温度对杂化膜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3.5.1.3 固化时间对杂化性能影响 | 第59-60页 |
3.5.2 杂化膜的表面分析及性能研究 | 第60-65页 |
3.5.2.1 杂化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页 |
3.5.2.2 表面膜层形貌分析 | 第61-63页 |
3.5.2.3 杂化膜XRD分析 | 第63页 |
3.5.2.4 杂化膜层疏水性分析 | 第63-64页 |
3.5.2.5 膜厚测试及硫酸铜点滴测试 | 第64页 |
3.5.2.6 电化学测试 | 第64-65页 |
3.5.2.7 中性盐雾实验 | 第6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9-70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4.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69页 |
4.3 不足之处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