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回旋器件概述 | 第10页 |
1.1.2 全桥逆变器概述 | 第10-12页 |
1.1.3 课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6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全桥逆变器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软开关 | 第18-19页 |
2.2 全桥逆变器原理 | 第19-22页 |
2.2.1 全桥逆变器的拓扑 | 第19-20页 |
2.2.2 开关逆变器的调制技术 | 第20页 |
2.2.3 全桥逆变器控制方式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移相控制全桥软开关逆变器 | 第23-38页 |
3.1 辅助网络原理 | 第23-26页 |
3.1.1 电流增强原理 | 第23页 |
3.1.2 辅助电流源网络 | 第23-26页 |
3.2 移相控制全桥软开关逆变器工作原理 | 第26-36页 |
3.3 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实现零电压开关异和策略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高压开关电源设计 | 第38-61页 |
4.1 高压开关电源的技术指标 | 第38页 |
4.2 高压开关电源方案选择 | 第38-39页 |
4.3 控制保护电路设计 | 第39-49页 |
4.3.1 芯片UC3875外围电路 | 第39-43页 |
4.3.1.1 芯片UC3875简介 | 第39-40页 |
4.3.1.2 芯片UC3875电气特性 | 第40页 |
4.3.1.3 芯片UC3875各引脚功能 | 第40-43页 |
4.3.2 移相控制保护电路 | 第43-47页 |
4.3.2.1 移相控制电路参数设置 | 第43-44页 |
4.3.2.2 辅助电源 | 第44-45页 |
4.3.2.3 输入输出保护电路 | 第45-46页 |
4.3.2.4 故障输出和复位电路 | 第46-47页 |
4.3.3 闭环控制电路设计 | 第47-48页 |
4.3.4 控制电路 3D版图 | 第48-49页 |
4.4 主电路元器件参数选取 | 第49-54页 |
4.4.1 输入滤波电容 | 第49-50页 |
4.4.2 主功率开关管的选取 | 第50-51页 |
4.4.3 谐振电感参数选取 | 第51-52页 |
4.4.4 隔直电容参数选取 | 第52-53页 |
4.4.5 输出滤波电容的选取 | 第53页 |
4.4.6 辅助谐振电感的选取 | 第53-54页 |
4.5 仿真分析 | 第54-60页 |
4.5.1 传统移相控制全桥软开关逆变器的仿真 | 第54-57页 |
4.5.2 基于辅助网络的移相控制全桥软开关逆变器仿真 | 第57-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移相控制全桥软开关逆变器实验 | 第61-76页 |
5.1 控制保护电路调试 | 第61-62页 |
5.2 移相控制全桥软开关逆变器实验 | 第62-69页 |
5.2.1 主回路电压电流和辅助电流 | 第64-66页 |
5.2.2 超前桥臂零电压开关 | 第66页 |
5.2.3 滞后桥臂零电压开关 | 第66-69页 |
5.3 开关电源应用—调制器实验 | 第69-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6-7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