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我国蔬菜流通结构及纵向价格传递研究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导言第17-27页
    1.1 问题提出第17-19页
    1.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3 研究目标第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21-22页
    1.6 技术路线图第22-24页
    1.7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4页
    1.8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第24-27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第27-39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27-29页
        2.1.1 流通结构第27页
        2.1.2 价格非对称传递第27-29页
    2.2 文献综述第29-39页
        2.2.1 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研究第29-31页
        2.2.2 我国蔬菜产销区域格局变动研究第31-32页
        2.2.3 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研究第32-33页
        2.2.4 农产品价格非对称传递研究第33-37页
        2.2.5 文献述评第37-39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第39-53页
    3.1 理论回顾第39-43页
        3.1.1 价格决定理论第39-41页
        3.1.2 市场结构理论第41-42页
        3.1.3 交易成本理论第42页
        3.1.4 信息搜寻理论第42-43页
    3.2 分析框架第43-53页
        3.2.1 理论分析第43-46页
        3.2.2 逻辑思路与研究假说第46-48页
        3.2.3 模型选择第48-53页
第四章 蔬菜流通结构分析第53-63页
    4.1 蔬菜生产集中情况第53-57页
        4.1.1 以年产量计算的各省区蔬菜生产集中情况第53-55页
        4.1.2 季节性生产集中情况第55-57页
    4.2 蔬菜消费集中情况第57-58页
    4.3 蔬菜流通结构第58-62页
        4.3.1 分散生产,集中供应第58-60页
        4.3.2 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第60-61页
        4.3.3 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形成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蔬菜价格波动的结构性特征分析第63-75页
    5.1 分析方法第63-64页
    5.2 分析结果第64-74页
        5.2.1 蔬菜价格波动的时间结构特征第64-68页
        5.2.2 蔬菜价格波动的品种结构特征第68-71页
        5.2.3 蔬菜价格波动的区域结构特征第71-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产销地间价格非对称传递分析第75-93页
    6.1 产销地流通结构案例:以耐寒叶菜类和喜温果菜类为例第75-79页
        6.1.1 分散生产,集中供应第75-77页
        6.1.2 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第77-79页
    6.2 生产及产销地间流通组织结构概况第79-81页
        6.2.1 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数量与组织化程度第79-80页
        6.2.2 产销地间流通组织概况第80-81页
    6.3 产销地间价格非对称传递机理分析第81-83页
        6.3.1 价格传递方向视角第81页
        6.3.2 价格上涨和下跌视角第81-83页
    6.4 产销地间价格非对称传递机制的实证检验第83-92页
        6.4.1 样本说明与变量检验第83-84页
        6.4.2 价格传递方向视角的实证第84-87页
        6.4.3 价格上涨和下跌视角的实证第87-92页
    6.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七章 批零市场间价格非对称传递分析第93-105页
    7.1 蔬菜零售市场发展概况第93-94页
        7.1.1 集贸市场发展概况第93页
        7.1.2 超市发展概况第93-94页
    7.2 批零市场间价格非对称传递机理分析第94-96页
        7.2.1 价格传递方向视角第95页
        7.2.2 价格上涨和下跌视角第95-96页
    7.3 实证分析第96-102页
        7.3.1 样本说明与变量检验第96-97页
        7.3.2 价格传递方向视角的实证第97-100页
        7.3.3 价格上涨和下跌视角的实证第100-102页
    7.4 本章小结第102-105页
第八章 完善蔬菜流通结构的经验借鉴:美国、日本的启示第105-119页
    8.1 中、美、日三国蔬菜生产和消费概况第105-106页
    8.2 中、美、日主要蔬菜概况第106-107页
    8.3 美、日蔬菜生产分布集中与季节性供应现状第107-109页
        8.3.1 美国蔬菜生产分布集中现状第107-108页
        8.3.2 日本蔬菜生产分布集中现状第108-109页
    8.4 美、日蔬菜流通结构第109-114页
        8.4.1 美国蔬菜流通结构第109-112页
        8.4.2 日本蔬菜流通结构第112-114页
    8.5 美日蔬菜产销体制形成中的政府作用第114-116页
        8.5.1 美国蔬菜产销体制形成中的政府作用第114-115页
        8.5.2 日本蔬菜产销体制形成中的政府作用第115-116页
    8.6 经验启示第116-119页
        8.6.1 生产区域布局第116-117页
        8.6.2 流通渠道结构形成第117页
        8.6.3 政府作用第117-119页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19-125页
    9.1 结论第119-121页
    9.2 政策建议第121-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1页
附录第131-145页
致谢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代际收入流动性、传递机制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农村的经验分析
下一篇:土地细碎化对水稻生产性服务外包效应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