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纳家户回族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1.2 纳家户回族档案开发利用研究的综述 | 第10-13页 |
1.2.1 文献数量的年度分布 | 第10-11页 |
1.2.2 刊登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实地调查法 | 第13-14页 |
1.3.2 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1.3.3 档案学统计分析法 | 第14页 |
1.4 课题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第14-16页 |
1.4.1 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局限性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纳家户回族档案概述 | 第16-27页 |
2.1 纳家户回族 | 第16-17页 |
2.2 纳家户回族档案的概念 | 第17-18页 |
2.3 纳家户回族档案的种类 | 第18-25页 |
2.3.1 纳家户回族纸质档案 | 第18-20页 |
2.3.1.1 文件 | 第18页 |
2.3.1.2 经书 | 第18-19页 |
2.3.1.3 谱牒 | 第19-20页 |
2.3.2 纳家户实物档案 | 第20-22页 |
2.3.2.1 石刻档案 | 第20页 |
2.3.2.2 纳家户清真大寺保存的实物档案 | 第20-21页 |
2.3.2.3 服饰档案 | 第21-22页 |
2.3.3 纳家户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档案 | 第22-25页 |
2.3.3.1 口头传承建档档案 | 第22页 |
2.3.3.2 传统艺术建档档案 | 第22-23页 |
2.3.3.3 纳家户民俗礼仪节庆建档档案 | 第23-24页 |
2.3.3.4 纳家户手工技艺建档档案 | 第24页 |
2.3.3.5 纳家户饮食建档档案 | 第24-25页 |
2.4 纳家户回族档案的特点 | 第25-27页 |
2.4.1 纳家户回族档案内容丰富 | 第25-26页 |
2.4.2 纳家户回族档案真实可靠 | 第26页 |
2.4.3 纳家户回族档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 第26页 |
2.4.4 纳家户回族档案保存分散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纳家户回族档案的价值和分布情况 | 第27-30页 |
3.1 纳家户回族档案的价值 | 第27-28页 |
3.1.1 维护地区政治安稳的价值 | 第27页 |
3.1.2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价值 | 第27-28页 |
3.1.3 弘扬回族文化价值 | 第28页 |
3.1.4 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价值 | 第28页 |
3.2 纳家户回族档案的分布情况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纳家户回族档案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4.1 纳家户回族档案开发利用的成就 | 第30-32页 |
4.2 纳家户回族档案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4.2.1 档案管理科学程度不高 | 第32页 |
4.2.2 缺少统一机构 | 第32-33页 |
4.2.3 资金投入匮乏 | 第33页 |
4.2.4 档案收集不完整 | 第33-34页 |
4.2.5 档案专业人才缺乏 | 第34页 |
4.2.6 信息化程度不高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纳家户回族档案开发利用的措施 | 第35-43页 |
5.1 宏观措施 | 第35-37页 |
5.1.1 政府各部门政策支持 | 第35-36页 |
5.1.2 打造纳家户回族招牌,传播回族传统文化 | 第36-37页 |
5.1.3 经费与人才支持 | 第37页 |
5.2 具体措施 | 第37-43页 |
5.2.1 加强档案收集,丰富档案内容 | 第37-39页 |
5.2.1.1 纳家户特色档案收集 | 第37-38页 |
5.2.1.2 及时归档、建档 | 第38-39页 |
5.2.2 编排纳家户专题目录,实现资源共享 | 第39-40页 |
5.2.3 构建纳家户回族档案资源数据库 | 第40-41页 |
5.2.4 完善服务机制,以多种方式开发档案资源 | 第41-42页 |
5.2.5 政府部门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