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臭椿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植物物候期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植物花色素苷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臭椿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第16页 |
·木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6-17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物候观测及翅果生长发育规律 | 第18-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物候期观测 | 第18-19页 |
·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19-20页 |
·干重、含水量的测定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5页 |
·红果臭椿与臭椿的物候节律 | 第20-23页 |
·红果臭椿与臭椿的翅果生长发育形态指标 | 第23-24页 |
·红果臭椿与臭椿的翅果生长发育生理指标 | 第24-2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翅果生长发育过程中物质积累规律及酶活性变化 | 第27-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第28-29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花色素苷含量的测定 | 第30-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4页 |
·翅果生长发育过程中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2页 |
·翅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2-35页 |
·翅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5-36页 |
·翅果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 第36-38页 |
·翅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8-39页 |
·翅果生长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9-4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叶片DNA差异性分析 | 第46-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药剂与仪器设备 | 第46页 |
·DNA提取 | 第46-47页 |
·SRAP技术研究 | 第47-48页 |
·SRAP—PCR产物检测技术 | 第48-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DNA提取结果 | 第50-51页 |
·体系优化结果 | 第51-54页 |
·琼脂糖凝胶检测技术 | 第54-55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技术 | 第55-5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康宁霉素对臭椿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57-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57页 |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第57页 |
·种子萌发试验 | 第57-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6页 |
·浸种过程中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58-59页 |
·浸种过程中种子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 第59-65页 |
·臭椿种子的发芽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图版 1 | 第78-81页 |
图版 2 | 第81-85页 |
图版 3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第89-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