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第9-13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3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安西都护府的设置与唐代龟兹商业贸易发展的环境 | 第14-30页 |
一、政治环境 | 第14-23页 |
(一)西域的政治环境 | 第14-18页 |
(二)西域周缘突厥、吐蕃及突骑施的军事扩张 | 第18-21页 |
(三)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的设置 | 第21-23页 |
二、经济环境 | 第23-30页 |
(一)发达的农牧业 | 第24-25页 |
(二)通畅的丝绸之路交通 | 第25-27页 |
(三)持续的屯垦活动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安西都护府治理下龟兹商贸的发展与兴盛 | 第30-40页 |
一、多元的商业贸易群体 | 第30-34页 |
(一)龟兹从事贸易活动的粟特商胡 | 第30-31页 |
(二)龟兹从事商贸活动的中原商人 | 第31-32页 |
(三)龟兹从事贸易活动的突厥商人 | 第32-34页 |
二、丰富的贸易内容及多元货币的出现 | 第34-40页 |
(一)农牧产品 | 第34-36页 |
(二)手工业产品 | 第36-38页 |
(三)货币、布帛的流通及广泛使用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龟兹商业重镇形成的原因探析 | 第40-47页 |
一、安西都护府有效的军事治理 | 第40-41页 |
二、屯垦戍边策略的实施 | 第41-43页 |
(一)汉唐屯戍龟兹 | 第41-42页 |
(二)汉唐龟兹屯垦军民的生产消费 | 第42-43页 |
三、丝绸之路的通达 | 第43-47页 |
(一)银山道、焉耆——龟兹道 | 第44-45页 |
(二)龟兹交通辅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启示与借鉴 | 第47-50页 |
一、将新疆打造成我国西向开放的桥头堡,重新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 第47-49页 |
(一)建设以新疆为核心的沿线经济 | 第47-48页 |
(二)加强道路建设,沟通新疆大通道 | 第48-49页 |
二、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地位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