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全息的三维物体加密技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光学加密技术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典型的光学加密方案 | 第12-20页 |
·基于4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 | 第12-13页 |
·基于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 | 第13-14页 |
·基于菲涅耳变换的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 | 第14-15页 |
·基于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双随机图像加密技术 | 第15-16页 |
·基于数字全息的光学图像加密技术 | 第16-18页 |
·利用衍射光学元件的图像加密技术 | 第18页 |
·基于干涉原理的图像加密技术 | 第18-19页 |
·利用偏振作为密钥的加密技术 | 第19-20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光学加密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傅里叶变换 | 第22-24页 |
·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 第22页 |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 第22-23页 |
·傅里叶处理器 | 第23-24页 |
·分数傅里叶变换 | 第24-26页 |
·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 第24-25页 |
·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 第25页 |
·分数傅里叶的光学实现 | 第25-26页 |
·菲涅耳衍射 | 第26-28页 |
·菲涅耳衍射的原理 | 第26页 |
·菲涅耳全息原理 | 第26-28页 |
·散斑噪声 | 第28-30页 |
·散斑噪声产生的原理 | 第28-29页 |
·减少散斑噪声的原理及方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三维物体加密技术 | 第30-41页 |
·加密原理 | 第30-31页 |
·解密原理 | 第31页 |
·实验光路器材的选择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9页 |
·减少散斑噪声的实验 | 第32-35页 |
·解密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实验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基于分数傅里叶变换的三维物体加密技术 | 第41-49页 |
·加密原理 | 第41-42页 |
·解密过程 | 第42-44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7页 |
·解密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实验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基于菲涅耳变换的三维物体加密技术 | 第49-57页 |
·加密原理 | 第49-50页 |
·解密过程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6页 |
·解密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裁剪和噪声攻击的鲁棒分析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70页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