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清至民国玛纳斯地区社会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序言第7-14页
 (一) 选题目的第7-8页
 (二) 相关研究现状第8-9页
 (三) 史料介绍第9-12页
  1. 官方文献与档案史料第9-10页
  2. 方志志书第10-11页
  3. 个人著述第11-12页
  4. 报刊杂志第12页
 (四) 选题意义第12-14页
  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2. 现实意义第13页
  3. 研究方法第13页
  4. 特色与创新第13-14页
一、玛纳斯地区概况第14-20页
 (一) 自然环境第14-17页
 (二) 建制沿革第17-20页
二、清至民国玛纳斯民族构成和人口迁移第20-27页
 (一) 民族构成第20页
 (二) 民族分布和迁徙第20-24页
  1. 汉族第20-21页
  2. 哈萨克族第21-22页
  3. 维吾尔族第22-23页
  4. 回族第23-24页
 (三) 人口迁移第24-27页
  1. 人口数量第24-25页
  2. 人口迁移第25页
  3. 职业构成第25页
  4. 人口管理第25-27页
三、玛纳斯地区的社会经济第27-45页
 (一) 社会生产第27-33页
  1. 农业第27-33页
  2. 牧业第33页
 (二) 工商业活动第33-38页
  1. 手工业第34-35页
  2. 商业第35-38页
 (三) 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第38-45页
  1. 财政税收制度第39页
  2. 田赋制度第39-40页
  3. 畜牧税制度第40-41页
  4. 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第41-43页
  5. 税收制度变迁的特征第43-45页
四、社会管理的变迁第45-58页
 (一) 官方社会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第45-54页
  1. 县政府的设立和变革第45-47页
  2. 由典吏衙门向警察局的转变第47-49页
  3. 移民救济机构的健全和完善第49-50页
  4. 监察机构第50-51页
  5. 兵制改革第51页
  6. 邮政与通信第51-54页
 (二) 民间组织第54-58页
  1. 乡约第54页
  2. 民团第54-55页
  3. 自卫团第55-56页
  4. 商团第56-57页
  5. 哥老会第57-58页
五、社会生活的变迁第58-76页
 (一) 物质生活第58-66页
  1. 服饰第58-60页
  2. 居住第60-62页
  3. 交通和出行第62-64页
  4. 饮食第64-66页
 (二) 生活习俗和文化活动第66-72页
  1. 婚丧第66-68页
  2. 文化生活第68-69页
  3. 宗教习俗第69-72页
 (三) 文化教育活动第72-76页
  1. 官方文化教育管理机构第72页
  2. 清代的学堂教育第72-73页
  3. 民国时期的国民学校第73-74页
  4. 民国时期教育第74-76页
结语第76-79页
注释第79-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西州农田水利研究
下一篇:新疆维吾尔族园林技艺民俗的变迁--以塔格托维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