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五、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新疆“三农”发展现状评述 | 第12-23页 |
第一节 新疆农业发展现况及特点 | 第12-15页 |
一、农林牧渔业保持稳步增长 | 第12-13页 |
二、农产品尤其特色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 | 第13-14页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 第14页 |
四、设施农业发展状况良好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新疆农牧民收入现状及特点 | 第15-18页 |
一、新疆农牧民收入大幅提高且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 | 第15页 |
二、新疆农牧民农业经营收入结构发生改变 | 第15-16页 |
三、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增加 | 第16-17页 |
四、新疆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水平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新疆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评价 | 第18-21页 |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有力保障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 第18页 |
二、乡镇企业呈良好发展势头,带动新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 第18-19页 |
三、南北疆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均收入差距明显 | 第19-20页 |
四、新疆农村经济发展亟需资金、技术及人才支持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新疆“三农”发展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的迫切要求 | 第21-23页 |
一、“需求追随型”理论 | 第21页 |
二、“需求追随”模式下新疆“三农”发展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的迫切要求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现状及特点 | 第23-28页 |
一、机构网点设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 第23页 |
二、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三农” | 第23-24页 |
三、支农主力军作用充分体现,支农投入不断加大 | 第24-26页 |
四、坚持服务“三农”定位不动摇,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 | 第26页 |
五、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化、设施农业及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26-27页 |
六、信用工程建设推动支农业务上新台阶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可用资金短缺,新疆“三农”协调发展缺乏资金保障 | 第28页 |
二、信贷服务机制不完善,新时期“三农”发展需求未得到满足 | 第28-29页 |
三、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存在问题 | 第29页 |
四、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到位,自身缺陷影响支持“三农”力度 | 第29-30页 |
五、金融环境制约新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 | 第30页 |
第三节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中的瓶颈 | 第30-33页 |
一、支农信贷投入与防范风险的矛盾 | 第30-31页 |
二、商业化趋势与服务“三农”职能矛盾 | 第31页 |
三、扶持政策陆续到期与承担社会责任不相适应 | 第31-32页 |
四、服务功能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 | 第32页 |
五、管理水平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33-42页 |
第一节 新疆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入对农业增产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33-37页 |
一、数据来源说明 | 第33页 |
二、投入产出指标及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33-34页 |
三、模型的建立及实证结果 | 第34-35页 |
四、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新疆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入对农民增收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37-39页 |
一、投入产出指标及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37页 |
二、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结论 | 第37-38页 |
三、对实证结论的解释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作用的协整分析 | 第39-42页 |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39-40页 |
二、单位根检验 | 第40页 |
三、协整检验及实证分析 | 第40-41页 |
四、实证结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的信贷模式选择 | 第42-52页 |
第一节 分角色下新疆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模式的选择 | 第42-46页 |
一、富裕农户信贷模式的选择 | 第42-43页 |
二、一般农户信贷模式的选择 | 第43页 |
三、中小企业贷款模式的选择 | 第43-44页 |
四、农村弱势群体贷款模式的选择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多方合作下的新疆农村信用社信贷担保模式的选择 | 第46-50页 |
一、“政府扶持+企业担保”支农模式 | 第46-47页 |
二、“政府担保+企业收购”支农模式 | 第47页 |
三、“政府监管+农业保单”支农模式 | 第47-48页 |
四、“企业订单+农业保单”支农模式 | 第48-49页 |
五、“小额信贷+小额保险”支农模式 | 第49页 |
六、担保公司参与担保的支农模式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新疆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模式的选择 | 第50-52页 |
一、客户经理“一岗五角色”,以优质服务促“信用村”创建 | 第50页 |
二、包村服务“四个一”,办贷服务“一站式”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2-60页 |
第一节 提高新疆农村信用社自身支持“三农”的能力 | 第52-56页 |
一、明确支持“三农”市场定位,满足农村主体金融服务需求 | 第52页 |
二、多渠道筹集信贷资金,满足“三农”发展需要 | 第52-53页 |
三、扩大涉农贷款的投放,完善“三农”信贷服务机制 | 第53-54页 |
四、建立多渠道服务体系,加强服务“三农”能力 | 第54-55页 |
五、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切实增强服务功能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完善相关政策机制,创立良好的支持“三农”环境 | 第56-60页 |
一、建立健全政府财政补偿机制 | 第56页 |
二、继续加强央行支农再贷款政策 | 第56-57页 |
三、实行利率税收优惠政策,扩大涉农业务的盈利空间 | 第57页 |
四、建立健全农村信用风险保障体系 | 第57-58页 |
五、加强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监管 | 第58页 |
六、改善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信心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详细摘要 | 第65-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