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微藻生物柴油 | 第11-12页 |
| ·微藻育种技术 | 第12-15页 |
| ·化学诱变 | 第13页 |
| ·物理诱变 | 第13-14页 |
| ·细胞融合育种技术 | 第14-15页 |
| ·基因工程 | 第15页 |
| ·微藻细胞内活性物质 | 第15-17页 |
| ·多糖 | 第15-16页 |
| ·色素 | 第16页 |
| ·藻胆蛋白 | 第16-17页 |
| ·脂肪酸 | 第17页 |
| ·环境因子、氮、磷及硅对微藻生长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第17-21页 |
| ·光照对微藻生长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第17-18页 |
| ·温度对微藻生长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第18-19页 |
| ·培养密度对微藻生长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第19页 |
| ·盐度对微藻生长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第19页 |
| ·pH值对微藻生长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氮、磷、硅对微藻生长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本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小新月菱形藻的诱变及其生物学效应 | 第23-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藻种 | 第24页 |
| ·培养条件 | 第24页 |
| ·EMS诱变、筛选及生物学效应分析 | 第24页 |
| ·测量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24-26页 |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2页 |
| ·突变藻株的诱变筛选 | 第26-27页 |
| ·突变藻株细胞的生长 | 第27-28页 |
| ·突变藻株中叶绿素a与类胡萝卜素含量 | 第28-29页 |
| ·突变藻株中蛋白质含量 | 第29-30页 |
| ·突变藻株细胞中可溶性糖含量 | 第30页 |
| ·突变藻株细胞中总脂的提取及脂肪酸分析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氮磷硅对小新月菱形藻YA的影响 | 第33-4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 ·藻种 | 第33页 |
| ·培养条件 | 第33页 |
| ·实验设计 | 第33-34页 |
|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7页 |
| ·氮源对小新月菱形藻YA的影响 | 第35-38页 |
| ·氮浓度对小新月菱形藻YA的影响 | 第38-41页 |
| ·磷浓度对小新月菱形藻YA的影响 | 第41-44页 |
| ·硅浓度对小新月菱形藻YA的影响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小新月菱形藻YA的生长及油脂含量的影响 | 第49-5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 ·藻种 | 第49页 |
| ·培养条件 | 第49页 |
| ·实验设计 | 第49页 |
| ·测量指标及测量方法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 ·不同盐度对YA生长和油脂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不同pH对YA生长和油脂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 ·不同温度对YA生长和油脂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不同光照条件对YA生长和油脂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全文总结 | 第55-57页 |
| 创新点 | 第57-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