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两委”格局下农村公共资源治理博弈分析--以山西省孝义市高阳镇贤者村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研究的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0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主要内容第10页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0-12页
     ·主要创新点第10-11页
     ·不足之处第11-1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评述与假设第12-22页
   ·公共品理论第12-14页
     ·关于公共资源及农村公共资源的概念界定第12-13页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相关理论第13页
     ·自主组织理论第13-14页
   ·产权理论第14-15页
     ·关于产权的界定第14页
     ·产权的形成第14-15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5-16页
     ·农民不完全理性人假设第16页
     ·代理人的多重目标第16页
   ·集体行动理论第16页
   ·博弈论以及演化博弈第16-19页
   ·治理理论第19-22页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第22-27页
   ·公共资源治理的理论分析第22-24页
     ·农村公共资源的属性第22页
     ·公共资源治理分析的内容第22-24页
   ·SSP分析范式第24-26页
   ·研究假说第26-27页
第四章 贤者村农村公共资源治理主体及其权利划分第27-35页
   ·贤者村公共资源治理的主体结构第27-28页
     ·政府第27页
     ·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第27-28页
   ·贤者村公共资源治理现状第28-32页
     ·贤者村乡村治理沿革及现状第28页
     ·案例描述第28-29页
     ·主要参与人及其背景第29-30页
     ·贤者村公共资源治理的内在逻辑第30页
     ·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分析第30-32页
   ·贤者村公共资源治理主体权利的变化第32-34页
     ·贤者村公共资源产权分析第32页
     ·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变化第32-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五章 "两委"行动策略博弈分析第35-48页
   ·"两委"博弈背景特征第35-36页
     ·农村治理体制第35页
     ·农村社区状况第35-36页
   ·"两委"互动演化博弈分析第36-44页
     ·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双方收益第36-37页
     ·"两委"演化博弈模型第37-38页
     ·主任和村书记的复制动态方程第38-39页
     ·村主任和村书记的进化稳定策略第39-41页
     ·村主任和村书记互动的进化稳定策略分析第41-44页
   ·公共资源治理中"两委"机会主义行为演化博弈分析第44-45页
     ·村书记的行为演化博弈分析第44-45页
     ·村主任的行为演化博弈分析第45页
   ·关于案例的博弈解释第45-48页
第六章 农村公共资源治理机制第48-52页
   ·农村公共资源治理机制的价值取向第48-50页
     ·"善治"的概念及内涵第48页
     ·农村公共资源"善治"第48-49页
     ·农村公共资源"善治"的基本要素第49-50页
   ·农村公共资源治理机制的构建第50-51页
     ·公共资源治理机制的权力制衡第50-51页
     ·公共资源治理机制的利益激励第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2-55页
   ·研究结论第52-53页
   ·政策建议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60页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吾尔语—汉语双语语言认知过程及差异性事件相关电位N400研究
下一篇:玛纳斯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研究--基于发展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