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地区早二叠世(强)过铝花岗岩成因及构造意义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图目录 | 第9-11页 |
1、绪论 | 第11-15页 |
·选题目的和依据 | 第11-12页 |
·后碰撞构造—岩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工作量 | 第14-15页 |
2、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19页 |
·地层发育概况 | 第15-16页 |
·岩浆岩发育概况 | 第16-17页 |
·区域构造格架 | 第17-19页 |
3、早二叠世(强)过铝花岗岩地质学及岩石学特征 | 第19-23页 |
·野外地质特征 | 第19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19-23页 |
4、主要造岩矿物的化学组成特征 | 第23-29页 |
·黑云母 | 第23-25页 |
·长石 | 第25-26页 |
·石榴石 | 第26-29页 |
5、锆石 U-Pb 测年 | 第29-38页 |
·样品概况 | 第29页 |
·样品制备、分析、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分析结果 | 第30-38页 |
6、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56页 |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42页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2-48页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8-51页 |
·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56页 |
7、物质来源及成因分析 | 第56-63页 |
·(强)过铝花岗岩的成因类型 | 第56-59页 |
·(强)过铝花岗岩形成的温压条件 | 第59-62页 |
·化学活动性流体 | 第62-63页 |
8、构造环境及动力学机制 | 第63-66页 |
9、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图版Ⅰ | 第72-73页 |
图版Ⅱ | 第73-74页 |
图版Ⅲ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