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废弃地改造与利用的新思维--以大泽山采石废弃地综合利用规划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4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第8页
       ·风景园林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8-9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废弃地改造与利用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研究框架第13-14页
2. 城镇化与废弃地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第14-24页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第14-16页
       ·城镇化的概念第14页
       ·传统城镇化的问题反思第14页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第14-15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解读第15页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的比较第15-16页
     ·废弃地改造利用相关研究与评价第16-23页
       ·废弃地的概念第16页
       ·废弃地的类型和特征第16-18页
       ·国内外废弃地改造利用研究综述第18-21页
       ·传统废弃地的改造利用方法模式第21-22页
       ·我国传统废弃地改造与利用评价第22-23页
     ·小结第23-24页
3. 新型城镇化与废弃地改造利用的内在关联性第24-33页
     ·城镇化与废弃地改造利用的关系第24-25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废弃地的潜在价值第25-26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废弃地改造与利用的机遇和挑战第26-30页
       ·机遇第26-27页
       ·挑战第27-30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废弃地改造与利用的内在逻辑第30-32页
     ·小结第32-33页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废弃地改造与利用的新思维构建第33-43页
     ·以“多个核心”为主体架构第33页
     ·以“多级目标”为层级导向第33-36页
       ·新型城镇化的多维目标第33-34页
       ·废弃地改造利用的多元目标第34-35页
       ·融合统一的多级目标第35-36页
     ·以“多维路径”为方法模式第36-40页
       ·生态修复路径第36-37页
       ·产业发展路径第37-40页
       ·社会发展路径第40页
     ·以“多方合力”为实施方略第40-41页
     ·小结第41-43页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废弃地改造与利用的实践探索——以大泽山采石废弃地综合利用规划为例第43-68页
     ·规划背景第43-44页
     ·现状概况第44-52页
       ·现状条件第44-52页
       ·现状问题归纳第52页
     ·SOWT分析第52-55页
       ·优势(Strengths)第53页
       ·劣势(Weaknesses)第53-54页
       ·机遇(Opportunities)第54页
       ·威肋、(Threats)第54-55页
     ·规划定位第55页
     ·新思维指导下的改造利用模式第55-64页
       ·以综合发展为导向的多个核心提出第55页
       ·以产业调整为载体的多级目标构建第55页
       ·以土地再生为基础的多维路径耦合第55-57页
       ·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多重产业筛选第57-62页
       ·以公众参与为保障的多方合力推动第62-63页
       ·以优势资源吸引外来资本注入第63页
       ·以持续产业吸引城市人口回归第63-64页
     ·规划预期第64-66页
     ·小结第66-68页
6. 结语第68-70页
     ·结论第68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68-69页
     ·讨论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表格索引第73-74页
图片索引第74-76页
个人简介第76-77页
导师简介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园林中竹类植物应用研究
下一篇:浙江富阳县乡土景观要素构成与空间格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