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旱地区村镇单体建筑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第13-16页 |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与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本课题的启示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本章小节 | 第19-20页 |
第2章 村镇单体建筑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20-27页 |
·村镇单体建筑评价方法建立基础分析 | 第20-21页 |
·寒旱地区村镇住宅建筑现状 | 第20页 |
·寒旱地区村镇建筑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村镇绿色住宅建筑 | 第20-21页 |
·村镇单体建筑评价方法建立的原则 | 第21-22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1页 |
·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 第21-22页 |
·指标量化原则 | 第22页 |
·普遍性原则 | 第22页 |
·寒旱地区村镇单体住宅建筑评价内容 | 第22-26页 |
·评价准则 | 第22页 |
·评价方法 | 第22页 |
·评价指标 | 第22-24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24-26页 |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3章 村镇单体建筑试验分析 | 第27-47页 |
·节能与能源利用 | 第27-37页 |
·试验对象及其用能情况介绍 | 第28-36页 |
·节能分析 | 第36-37页 |
·节能与室内环境 | 第37-43页 |
·室内热湿环境 | 第37-39页 |
·室内空气品质 | 第39-42页 |
·室内光环境 | 第42-43页 |
·节能与水资源利用 | 第43-44页 |
·节材与材料利用 | 第44页 |
·节地与室外环境 | 第44-45页 |
·本章小节 | 第45-47页 |
第4章 村镇单体建筑环境性能与经济性评价分析 | 第47-54页 |
·村镇单体建筑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7-48页 |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第48-49页 |
·建立判断矩阵 | 第48-49页 |
·指标权重计算 | 第49页 |
·评价指标的分值 | 第49-50页 |
·寒旱地区村镇单体建筑环境效率 | 第50-51页 |
·寒旱地区村镇单体建筑环境效率计算 | 第50-51页 |
·寒旱地区单体建筑绿色标签等级 | 第51页 |
·村镇单体建筑经济性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节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54-5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5页 |
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