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8页
1 绪论第18-43页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8-24页
     ·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研究意义第20-24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4-38页
     ·纳米技术风险沟通研究的相关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分析第24-30页
     ·纳米技术风险沟通中公众参与形式的相关研究现状第30-33页
     ·纳米技术风险沟通中公众风险认知研究第33-36页
     ·研究现状总结及存在问题分析第36-38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38-43页
     ·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第38-40页
     ·论文研究内容和框架第40-42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42-43页
2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意向分析的理论基础第43-62页
   ·纳米技术风险沟通的相关概念第43-52页
     ·风险沟通的概念、目的和意义第43页
     ·风险沟通的主体第43-44页
     ·风险沟通的对象第44-51页
     ·风险沟通的载体第51-52页
     ·风险沟通的过程第52页
   ·纳米技术风险沟通的公众参与第52-56页
     ·公众参与的内涵第52-53页
     ·技术风险沟通的公众参与第53-54页
     ·纳米技术风险沟通的公众参与第54-56页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意向形成的理论分析基础第56-61页
     ·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意向产生的个体认知理论基础第56-57页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意向产生的社会认知理论基础第57-58页
     ·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意向形成的内部基础第58-59页
     ·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意向形成的社会因素影响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3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影响因素关系假设与模型构建第62-80页
   ·影响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的内部变量模型与研究假设第62-72页
     ·科学素养维度的公众参与风险沟通影响因素模型与研究假设第63-67页
     ·风险信息维度的公众参与风险沟通影响因素模型与假设第67-72页
   ·影响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的外部变量模型与研究假设第72-76页
     ·影响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的社会网络和情境因素分析第72-73页
     ·影响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的资源效能因素分析第73-74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的外部变量模型与假设第74-76页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与结构模型构建第76-79页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第76-77页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的过程结构模型第77-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4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内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80-117页
   ·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内部因素分析问卷设计第80-86页
     ·问卷设计的目标第80页
     ·具体测量条款的设计第80-86页
   ·问卷数据收集与描述统计第86-97页
     ·调查对象的选择和问卷收集第86-87页
     ·公众纳米技术风险认知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7-97页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内部因素的定量分析第97-116页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97-102页
     ·各变量间相关性分析第102-107页
     ·公众对纳米技术认知构成因素的回归分析第107-111页
     ·公众参与风险沟通内部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第111-116页
   ·本章小节第116-117页
5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外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117-150页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风险沟通外部因素分析问卷设计第117-124页
     ·问卷设计的目标第117页
     ·具体测量条款的设计第117-120页
     ·问卷数据收集与统计描述第120-124页
   ·测量工具及模型数据分析第124-131页
     ·测量工具数据统计分析第124-126页
     ·实证结构模型及路径数据分析第126-129页
     ·TPB修正模型建立及其验证分析第129-131页
   ·基于“网格—群体”的公众文化特征与风险沟通行为关系分析第131-149页
     ·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行为倾向的人口文化特征识别第131-139页
     ·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外部因素的“网格—群体”分析理论第139-140页
     ·不同“网格—群体”特征的公众参与纳米风险沟通测量第140-149页
   ·本章小结第149-15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50-157页
   ·研究结论第150-153页
   ·创新点第153-154页
   ·管理启示与建议第154-155页
   ·局限性与展望第155-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63页
附录A 公众对纳米技术风险认知及参与沟通意向调查问卷第163-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67-169页
致谢第169-171页
作者简介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框架结构拓扑与纤维铺角一体化优化设计
下一篇:纳米技术不确定性的哲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