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延河流域地带性植物群落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选题依据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7页
     ·生态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13-14页
     ·生态化学计量学国外研究进展第14页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国内研究进展第14-16页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进展第16页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面临的问题第16-17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7-19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基础第20-25页
   ·研究区概况第20页
   ·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第20-25页
     ·实验设计第20-24页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24页
     ·地形和气象数据的获取第24页
     ·植物和土壤C、N、P含量的测定第24-25页
第三章 不同功能群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25-33页
   ·材料与方法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不同科属植物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性第25-27页
     ·各科植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第27-30页
   ·讨论第30-32页
     ·不同科属植物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性第30-32页
     ·不同科属植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第32页
   ·结论第32-33页
第四章 不同功能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微地形的响应第33-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34页
   ·讨论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第五章 不同恢复时间植被群落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36-43页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不同恢复时间土壤N、P含量及N/P化学计量特征第36-37页
     ·不同恢复时间植物群落N、P含量及N/P的化学计量特征第37-38页
     ·植物N、P含量及N/P的相关性第38-39页
     ·植物群落和土壤N、P含量及N/P的相关性第39-40页
   ·讨论第40-42页
     ·不同恢复时间土壤和植物群落N、P含量及N/P化学计量特征第40-41页
     ·植物群落和土壤N、P含量及N/P的相关性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第六章 不同植被区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43-49页
   ·材料与方法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不同植被带间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43-44页
     ·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气候、地形、土壤因子相关性第44-45页
     ·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影响因子回归分析第45-46页
     ·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气象、地形、土壤因子综合关系第46页
   ·讨论第46-48页
     ·不同植被带植物叶片C、N、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46-47页
     ·植物叶片C、N、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因子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第七章 总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解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一篇:犬骨髓EPCs的分离、鉴定和标记及组织工程化尿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