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强迫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研究分析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1.强迫症 | 第13-14页 |
2.强迫症的病因机制 | 第14-16页 |
3.基因芯片技术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33页 |
1 实验研究内容及被试筛选 | 第18-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强迫症患者组被试选取 | 第18-19页 |
·正常对照组被试选取 | 第19页 |
·统计学标准 | 第19页 |
·被试人群筛选结果 | 第19-20页 |
·心理学和临床评定工具 | 第20-21页 |
·资料收集和量表施测 | 第21页 |
·血样采集 | 第21-22页 |
2 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实验设备 | 第22页 |
·实验软件 | 第22-23页 |
·其他耗材 | 第23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3-31页 |
·实验设计与质量控制标准 | 第23页 |
·实验步骤 | 第23-31页 |
4 研究质量控制 | 第31页 |
5 统计方法 | 第31-32页 |
6 本研究路线图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55页 |
1 病例组与对照组相关资料比较 | 第33-34页 |
·剔除前病例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比较 | 第33页 |
·剔除后病例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比较 | 第33-34页 |
2 强迫症病例组被试症状严重程度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强迫症病例组被试症状严重程度数据分析 | 第34页 |
·不同性别强迫症患者相关量表总分比较 | 第34-35页 |
3 RNA量化和质量控制 | 第35-45页 |
·定量检测RNA溶液的吸光度 | 第37-38页 |
·Agilent 2100生物分析仪检检测图谱 | 第38-40页 |
·电泳质检图 | 第40-43页 |
·强迫症病例-对照组荧光芯片标记 | 第43-45页 |
4 样本转录组内的差异分析 | 第45-50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45-46页 |
·箱线图(Box Plot) | 第46-47页 |
·散点图 | 第47-48页 |
·强迫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表达基因比较 | 第48-50页 |
5 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0-55页 |
·聚类分析 | 第50-51页 |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 第51-54页 |
·差异基因的KKGG Pathway分析 | 第54页 |
·蛋白网络图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63页 |
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55页 |
2.强迫症被试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 | 第55-57页 |
3 强迫症基因表达谱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讨论 | 第57-63页 |
·差异表达的核糖体蛋白(RP)基因讨论分析 | 第58-60页 |
·ZMYND17 | 第60-61页 |
·COMMD6 | 第61页 |
·蛋白网络分析图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综述 | 第7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8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