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图目录 | 第12-15页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30页 |
·概述 | 第17-19页 |
·侵彻阻力中的摩擦力 | 第19-22页 |
·侵彻阻力中的靶体惯性项 | 第22-25页 |
·弹体侵彻混凝土的质量侵蚀 | 第25-26页 |
·弹体非正侵彻半无限靶的弹道预测 | 第26-29页 |
·弹体非正侵彻/贯穿有限厚混凝土靶的弹道预测 | 第29-3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弹体侵彻阻力模型研究 | 第32-52页 |
·靶体惯性项 | 第32-42页 |
·弹体侵彻混凝土靶的过载曲线 | 第32-38页 |
·弹体侵彻铝靶的过载曲线 | 第38-40页 |
·弹体侵彻钢靶的过载曲线 | 第40-41页 |
·靶板碰撞面对侵彻过程的影响范围 | 第41-42页 |
·侧壁摩擦阻力 | 第42-50页 |
·实验介绍 | 第42-43页 |
·考虑侧壁摩擦力的侵彻模型 | 第43-47页 |
·分析讨论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 弹体侵彻混凝土质量侵蚀研究 | 第52-70页 |
·侵彻实验 | 第52-56页 |
·弹体介绍 | 第52-53页 |
·实验靶板 | 第53页 |
·发射与测试 | 第53-56页 |
·开坑深度模型与质量侵蚀模型 | 第56-64页 |
·开坑深度模型 | 第56-57页 |
·质量侵蚀模型 | 第57-60页 |
·弹体头部形状演化方程 | 第60-62页 |
·侵蚀弹体侵彻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62-64页 |
·分析讨论 | 第64-68页 |
·侵彻深度与质量损失量 | 第64-67页 |
·弹体形状演化过程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刚性弹体非正侵彻半无限靶的弹道预测 | 第70-98页 |
·弹体侵彻的二维运动分析 | 第70-79页 |
·弹体表面的离散化 | 第70-73页 |
·二维运动控制方程 | 第73-75页 |
·弹靶的分离~再接触效应 | 第75-77页 |
·自由面效应 | 第77-79页 |
·侵彻弹道预测程序 | 第79页 |
·模型验证 | 第79-87页 |
·卵形弹非正侵彻石灰石靶 | 第79-82页 |
·卵形弹非正侵彻混凝土靶 | 第82-87页 |
·侵彻弹道和弹体轴向/横向过载的影响因素 | 第87-96页 |
·弹体速度的影响 | 第87页 |
·弹体结构的影响 | 第87-90页 |
·质心位置的影响 | 第90-91页 |
·弹体尺寸的影响 | 第91-92页 |
·攻角的影响 | 第92-93页 |
·倾角的影响 | 第93-94页 |
·倾角/攻角联合作用 | 第94-95页 |
·角速度的影响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5章 刚性/侵蚀弹体非正侵彻贯穿有限厚靶的弹道预测 | 第98-114页 |
·考虑侵蚀的非正侵彻弹道预测方法 | 第98-101页 |
·弹体侵彻贯穿有限厚靶的弹道预测方法 | 第101-103页 |
·有限厚靶的分类 | 第101页 |
·侵彻贯穿有限厚靶的计算方法 | 第101-103页 |
·模型验证 | 第103-107页 |
·侵蚀弹体侵彻有限厚靶 | 第103页 |
·刚性弹体贯穿有限厚靶 | 第103-106页 |
·刚性弹体侵彻有限厚靶 | 第106-107页 |
·分析讨论 | 第107-112页 |
·非对称侵蚀对侵彻过程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靶背面对侵彻/贯穿过程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靶厚对贯穿过程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8页 |
·全文总结 | 第114-115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15-116页 |
·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