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女性生殖器肿瘤论文--子宫肿瘤论文

裴氏升血颗粒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疗效及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摘要第1-7页
ABSERACT第7-9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前言第10-11页
立题依据第11-13页
 1.研究背景第11页
 2.治疗思想第11-12页
 3.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第12-13页
临床研究第13-21页
 1.临床资料第13-14页
   ·病例来源第13页
   ·诊断标准第13页
   ·纳入标准第13页
   ·排除标准第13-14页
   ·终止标准第14页
   ·脱落标准第14页
   ·剔除标准第14页
 2.研究方法第14-15页
   ·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分组方法第15页
   ·治疗方法第15页
 3.疗效观察第15-16页
   ·观察指标第15页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第15-16页
   ·临床研究记录第16页
 4.统计学处理第16-17页
 5.治疗结果第17-21页
   ·入组情况第17页
   ·脱落病例情况第17页
   ·基线均衡性比较第17-18页
   ·治疗前指标观测结果第18页
   ·治疗后疗效性指标观测结果第18-21页
讨论第21-29页
 1.裴氏升血颗粒能够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疗效及生存质量第21-25页
   ·“健脾补肾,扶正培本,阴阳调补”法的确立第21-22页
   ·裴氏升血颗粒组方及配伍分析第22-23页
   ·单味药研究第23-25页
 2.临床研究结果分析第25-29页
   ·裴氏升血颗粒能改善放疗所造成的骨髓抑制第25-26页
   ·裴氏升血颗粒能改善放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第26页
   ·裴氏升血颗粒能够稳固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后的生活质量第26-27页
   ·裴氏升血颗粒能够改善放疗中的不良反应第27页
   ·裴氏升血颗粒能增强放疗疗效第27-29页
结语第29-30页
 1.结论第29页
 2.问题与展望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4页
附录 1:肿瘤近期疗效可测量病灶评价第34页
附录 2:骨髓抑制分度表第34-35页
附录 3:中医症状记分标准第35页
附录 4:KPS评分标准第35页
附录 5:放疗中不良反应评价标准第35-38页
附录 6:临床调查表第38-41页
患者知情同意书第41-42页
文献综述第42-51页
 1.现代医学对宫颈癌的研究现状第42-45页
   ·宫颈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第42-44页
   ·宫颈癌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第44页
   ·现代医学对宫颈癌的治疗第44-45页
 2.祖国医学对宫颈癌的认识第45-46页
   ·病名溯源第45页
   ·病因病机探讨第45-46页
 3.宫颈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第46-48页
   ·中药配合手术第46页
   ·中药配合放疗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其转录因子与宫颈癌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加味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