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非晶合金概述 | 第12-18页 |
| ·非晶合金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 ·非晶合金性能 | 第15-16页 |
| ·非晶合金的应用 | 第16-18页 |
| ·机械合金化概述 | 第18-22页 |
| ·机械合金化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非晶合金的机理 | 第19-20页 |
| ·机械合金化工艺参数选择 | 第20-22页 |
| ·机械合金化制备非晶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利用非晶粉末制备高性能涂层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材料和工艺 | 第27-35页 |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7-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球磨装置 | 第27-28页 |
| ·试验设备 | 第28页 |
| ·球磨实验 | 第28-31页 |
| ·合金成分选择 | 第28-30页 |
| ·实验过程及工艺参数 | 第30-31页 |
| ·喷涂实验 | 第31-32页 |
| ·喷涂粉末预处理 | 第31页 |
| ·基体材料预处理 | 第31-32页 |
| ·喷涂工艺 | 第32页 |
| ·工艺流程 | 第32-33页 |
| ·测试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3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第33页 |
| ·孔隙率测定 | 第33-34页 |
| ·显微硬度测定 | 第34页 |
|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非晶粉末的制备及表征 | 第35-45页 |
| ·Co元素对Fe-Ni-Zr-Si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35-37页 |
| ·粉末的物相分析 | 第35-36页 |
| ·粉末形貌分析 | 第36-37页 |
| ·B元素对Fe-Co-Ni-Zr-Si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37-40页 |
| ·粉末的物相分析 | 第37-38页 |
| ·粉末热稳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 ·粉末形貌分析 | 第39-40页 |
| ·球磨时间对Fe-Co-Ni-Zr-Si-B合金相组成及形貌的影响 | 第40-43页 |
| ·粉末物相分析 | 第40-41页 |
| ·粉末形貌分析 | 第41-42页 |
| ·粉末热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涂层制备及性能分析 | 第45-63页 |
| ·喷涂粉末的制备 | 第45-47页 |
| ·喷涂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47-55页 |
| ·喷涂参数对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 ·喷涂参数对涂层孔隙率的影响 | 第49-55页 |
| ·涂层的组织结构分析 | 第55-57页 |
| ·涂层的形貌分析 | 第55-56页 |
| ·涂层的物相分析 | 第56-57页 |
| ·涂层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57-61页 |
| ·涂层磨损率分析 | 第57-60页 |
| ·涂层磨损机理分析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