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棚户区改造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3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3-25页 |
第2章 棚户区改造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棚户区的内涵及特点 | 第25-26页 |
·棚户区内涵 | 第25页 |
·棚户区特点 | 第25-26页 |
·棚户区的类型 | 第26-28页 |
·城市棚户区 | 第26页 |
·工矿棚户区 | 第26-27页 |
·林区棚户区 | 第27页 |
·垦区棚户区 | 第27页 |
·煤矿棚户区 | 第27-28页 |
·棚户区改造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8页 |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第28页 |
·城市复兴理论 | 第28-29页 |
·城市贫困理论 | 第29页 |
·棚户区改造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严格依法开展改造工作的原则 | 第29-30页 |
·依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 第30页 |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页 |
·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工作的原则 | 第30页 |
·棚户区改造的一般模式 | 第30-32页 |
·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阜新模式 | 第31页 |
·以健全住房保障为先导的长沙模式 | 第31-32页 |
·将商业开发转变为政府主导的哈尔滨模式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山西省棚户区基本状况及改造政策 | 第33-42页 |
·山西省棚户区的基本状况 | 第33-37页 |
·山西省棚户区整体状况 | 第33-34页 |
·山西省城市棚户区状况 | 第34-35页 |
·山西省煤矿棚户区状况 | 第35-36页 |
·山西省工矿棚户区状况 | 第36-37页 |
·山西省垦区棚户区和林区棚户区状况 | 第37页 |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政策 | 第37-42页 |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启动期的政策 | 第37-38页 |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快速发展期的政策 | 第38-40页 |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调整完善期的政策 | 第40-42页 |
第4章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状况 | 第42-64页 |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整体情况 | 第42-45页 |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情况 | 第42-43页 |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的整体计划情况 | 第43-44页 |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的整体建设情况 | 第44-45页 |
·城市棚户区改造进程 | 第45-48页 |
·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情况 | 第45-46页 |
·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开工情况 | 第46-47页 |
·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完成情况 | 第47-48页 |
·城市棚户区改造进程分析 | 第48页 |
·工矿棚户区改造进程 | 第48-52页 |
·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情况 | 第49页 |
·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开工情况 | 第49-51页 |
·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完成情况 | 第51-52页 |
·工矿棚户区改造进程分析 | 第52页 |
·煤矿棚户区改造进程 | 第52-56页 |
·煤矿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情况 | 第53页 |
·煤矿棚户区改造的开工情况 | 第53-55页 |
·煤矿棚户区改造的完成情况 | 第55-56页 |
·煤矿棚户区改造进程分析 | 第56页 |
·垦区棚户区改造进程 | 第56-59页 |
·垦区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情况 | 第57页 |
·垦区棚户区改造的开工情况 | 第57-58页 |
·垦区棚户区改造的完成情况 | 第58-59页 |
·垦区棚户区改造进程分析 | 第59页 |
·林区棚户区改造进程 | 第59-62页 |
·林区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情况 | 第59-60页 |
·林区棚户区改造的开工情况 | 第60-61页 |
·林区棚户区改造的完成情况 | 第61-62页 |
·林区棚户区改造进程分析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山西省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64-68页 |
·拆迁居民权益保障力度不够 | 第64-65页 |
·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影响改造进度 | 第64页 |
·改造安置房定位不合理导致居民回迁难 | 第64-65页 |
·资金瓶颈影响改造效果 | 第65-66页 |
·居民对棚改工作认识的差异导致房屋征收困难 | 第66页 |
·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投机行为使居民利益受损 | 第66-67页 |
·政府行政能力不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 第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推进山西省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建议 | 第68-75页 |
·多方面维护拆迁居民的个人权益 | 第68-69页 |
·先期解决好棚户区的历史遗留问题 | 第68页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居民利益提供良好保护 | 第68-69页 |
·利用有利条件拓宽改造资金来源并节省改造成本 | 第69-71页 |
·推进山西省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条件 | 第69-70页 |
·拓宽改造资金来源 | 第70-71页 |
·节约改造成本 | 第71页 |
·加强棚户区改造的社会宣传以提高居民认知度 | 第71-72页 |
·各地市严格落实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及改造规划 | 第72-73页 |
·严厉打击棚户区改造中的违法行为以减少安全隐患 | 第73-75页 |
·严厉打击棚户区改造中投机等违法行为 | 第73页 |
·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以减少隐患发生 | 第73-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1、结论 | 第75页 |
2、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