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水系统腐蚀现状 | 第10-20页 |
| ·水系统现状 | 第10页 |
| ·水系统腐蚀的现状 | 第10-17页 |
| ·联合站管线和设备 | 第10-12页 |
| ·注水井 | 第12-16页 |
| ·地面管线 | 第16-17页 |
| ·腐蚀程度的评定 | 第17-20页 |
| ·局部腐蚀 | 第17-18页 |
| ·均匀腐蚀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红岗油田注水系统腐蚀原因 | 第20-26页 |
| ·腐蚀现状原因分析 | 第20-21页 |
| ·油田常见的腐蚀类型及其特点 | 第20-21页 |
| ·红岗油田注水系统腐蚀原因分析 | 第21-26页 |
| ·注入水质全分析 | 第21-22页 |
| ·腐蚀因素分析及检测 | 第22-26页 |
| 第三章 注采系统硫酸盐还原菌分布规律研究 | 第26-34页 |
| ·硫酸盐还原菌取样选点原则 | 第26-27页 |
| ·油井采出液取样原则 | 第26页 |
| ·计量间及水井取样选点原则 | 第26页 |
| ·中转站和联合站选取样点原则 | 第26-27页 |
| ·硫酸盐还原菌 (SRB) 的分布规律研究 | 第27-34页 |
| ·油井产液中硫酸盐还原菌含量 | 第27-29页 |
| ·中转站 | 第29-30页 |
| ·联合站 | 第30-31页 |
| ·注水地面管网SRB 分面规律 | 第31页 |
| ·注水井油套空间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分布规律 | 第31-34页 |
| 第四章 硫酸盐还原菌及电化学腐蚀机理 | 第34-40页 |
| ·控制硫酸盐还原菌 (SRB) 腐蚀方法 | 第34-35页 |
| ·改变介质条件 | 第34页 |
| ·投加化学杀菌剂 | 第34页 |
| ·实施阴极保护 | 第34页 |
| ·深层保护 | 第34-35页 |
| ·影响硫酸盐还原菌 (SRB) 生长繁殖的环境因素 | 第35-36页 |
| ·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机理 | 第36-37页 |
| ·电化学腐蚀机理 | 第37-38页 |
| ·水系统腐蚀的控制方法 | 第38-40页 |
| ·合理的设计 | 第38页 |
|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 第38页 |
| ·采用耐腐蚀覆盖层 | 第38页 |
| ·电化学保护 | 第38-39页 |
| ·用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代替金属材料 | 第39页 |
| ·改变腐蚀环境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水质处理药剂室内评价 | 第40-47页 |
| ·药剂优选时考虑的几点因素 | 第40页 |
| ·杀菌剂的筛选实验 | 第40-47页 |
| ·杀菌剂编号原则 | 第40-41页 |
| ·筛选实验 | 第41-45页 |
| ·TS-780 杀菌剂作用机理 | 第45-46页 |
| ·药剂配伍性试验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杀菌剂的现场试验及应用 | 第47-63页 |
| ·杀菌剂的现场试验 | 第47-51页 |
| ·加药试验方案 | 第47-48页 |
| ·硫酸盐还原菌含量的检测 | 第48-49页 |
| ·铁细菌和腐生菌检测 | 第49-50页 |
| ·腐蚀率的检测 | 第50-51页 |
| ·注入水质防腐技术现场应用 | 第51-63页 |
| ·加药方案确定 | 第51-52页 |
| ·加药效果检测方案 | 第52-53页 |
| ·硫酸盐还原菌杀菌效果检测 | 第53页 |
| ·影响SRB 杀菌效果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案 | 第53-58页 |
| ·技术研究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第58-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详细摘要 | 第68-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