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0页 |
·主题选定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方法内容概述 | 第9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第二章 “记忆”在媒体中的再现 | 第10-21页 |
·摄影术出现对印象派的影响 | 第10-11页 |
·机械复制时代的绘画 | 第11-12页 |
·影像绘画的主体创作 | 第12-16页 |
·创作方式的图像化 | 第13页 |
·创作题材的历史性 | 第13-16页 |
·影像绘画的可能性 | 第16-21页 |
·道格·惠勒Doug wheeler的“光墙” | 第16-18页 |
·Ann Veronica Janssens | 第18-19页 |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造像”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记忆”在绘画中的思考 | 第21-22页 |
·绘画中的时间问题 | 第21页 |
·个人记忆与历史记忆 | 第21页 |
·大众传媒下的记忆风景 | 第21-22页 |
第四章从影像绘画发展到“记忆风景” | 第22-27页 |
·记忆风景的出现 | 第22-23页 |
·Peter doig的记忆风景 | 第23-27页 |
·生平背景 | 第23-24页 |
·创作方法 | 第24页 |
·主体物象 | 第24-26页 |
·绘画特点 | 第26-27页 |
第五章记忆风景在创作中的研究 | 第27-29页 |
·创作方式的产生过程 | 第27-28页 |
·图像的采集 | 第28页 |
·记忆风景的整理 | 第28页 |
·符号标记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