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感应加热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感应加热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感应加热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静止式感应加热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移动式感应加热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感应加热理论分析基础 | 第18-35页 |
·感应加热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感应加热过程表述 | 第19-21页 |
·感应加热涡流场控制方程 | 第21-24页 |
·感应加热电磁场理论分析 | 第24-29页 |
·Maxwell 方程组应用与求解区域的定义 | 第24-26页 |
·感应加热涡流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三维涡流场有限元方程的离散化 | 第27-29页 |
·连铸坯感应加热温度场理论分析 | 第29-33页 |
·三维温度场数学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0-31页 |
·温度场微分方程的离散化 | 第31-33页 |
·连铸坯感应加热耦合场数学模型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连铸坯感应加热三维有限元计算建模 | 第35-43页 |
·连铸坯电磁-热耦合场有限元分析 | 第35-36页 |
·连铸坯感应加热三维有限元分析 | 第36-39页 |
·三维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6页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6-37页 |
·单元类型的设定 | 第37-38页 |
·网格划分 | 第38页 |
·施加载荷并求解 | 第38页 |
·后处理显示 | 第38-39页 |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关键技术处理 | 第39-42页 |
·线圈网格位移模拟铸坯到达不同位置时的温度场变化 | 第39页 |
·感应加热过程热辐射和热对流的处理 | 第39-40页 |
·铸坯轴向热传导处理 | 第40-41页 |
·感应线圈电流与涡流相互抵消的处理 | 第41页 |
·物理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的处理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连铸坯感应加热实际工况模拟验证 | 第43-48页 |
·问题描述及简化处理 | 第43页 |
·连铸坯感应加热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43-45页 |
·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连铸坯感应加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61页 |
·感应器设备参数对感应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48-53页 |
·空隙大小对感应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48-51页 |
·线圈的匝数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感应装置位置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感应器电参数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53-57页 |
·输出电流对感应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53-56页 |
·输出频率对感应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有无保温罩对铸坯初始温度的影响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总结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