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档案学、档案事业论文--档案学论文--档案工作自动化论文

面向服务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23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基本概念分析第11-14页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概念分析第11-12页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面向服务的内涵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1页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第21-22页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1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21-22页
   ·主要创新点及需要完善之处第22-23页
2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面向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23-29页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面向服务的可行性分析第23-25页
     ·坚实基础——档案的知识属性和信息属性第23-24页
     ·不竭动力——社会各方面的利用需求第24-25页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面向服务的必要性分析第25-29页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面向服务是档案价值实现的需要第25-27页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面向服务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选择第27-29页
3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物质对象、基本任务与意义第29-35页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物质对象第29-31页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内涵第29-30页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比较特征第30-31页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任务第31-32页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意义第32-35页
     ·促进高校文化的积累、传播与创新第32-33页
     ·改善高校档案信息的内部服务功能第33-34页
     ·提升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第34页
     ·加速高校档案事业本身的发展第34-35页
4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面向服务的总体策略第35-49页
   ·思维上突破传统档案管理思想的限制第35-36页
   ·组织上战略性地统一规划和整体实施第36-37页
   ·导向上立足分析利用服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第37-40页
     ·分析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基本特征第37-38页
     ·把握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发展趋势第38-39页
     ·建立档案需求信息调研及利用情况反馈与评价机制第39-40页
   ·保障上构筑"立体化"的建设支撑体系第40-49页
     ·优质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保障第41-43页
     ·高素质专业人才保障第43-46页
     ·现代化科学技术与手段保障第46-47页
     ·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第47-48页
     ·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第48-49页
5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面向服务的具体实施设想第49-62页
   ·围绕服务进行高校传统档案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第49-52页
     ·档案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第49-50页
     ·高校档案数字化的范围和优先级划分第50-51页
     ·高校档案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与形式第51-52页
   ·消除信息孤岛整合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第52-56页
     ·我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第52-53页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第53-54页
     ·整合的不同范围及其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手段第54-56页
   ·改进管理与服务方式共享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第56-59页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共享的内涵与意义第56-57页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不同层次与模式第57-58页
     ·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条件第58-59页
   ·针对个性化服务创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第59-62页
     ·高校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内涵第59-60页
     ·针对个性化服务建设的特色内容第60-61页
     ·针对个性化服务建设的技术手段第61-62页
6 结束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格、人格匹配类型及人口学变量对婚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国家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