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宪法保护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创新性成果和结论 | 第11-12页 |
2 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基本理论 | 第12-25页 |
·就业权的界定 | 第12-15页 |
·就业的涵义 | 第12-14页 |
·就业权的界定 | 第14-15页 |
·平等就业权的界定 | 第15-21页 |
·平等的涵义 | 第15-18页 |
·平等就业权的界定 | 第18-21页 |
·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涵义 | 第21-25页 |
·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具体涵义 | 第21-23页 |
·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宪法属性 | 第23-25页 |
3 我国女性平等就业权宪法保护的基本现状 | 第25-37页 |
·现实中的就业不平等 | 第25-29页 |
·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保护规范 | 第29-34页 |
·宪法保护规范 | 第29-30页 |
·其他法律的保护规范 | 第30-34页 |
·实践中的障碍 | 第34-37页 |
·涉及的主体范围广泛 | 第34页 |
·就业歧视范围过窄 | 第34页 |
·执行机构不明确 | 第34-35页 |
·缺乏就业歧视法律责任的规定 | 第35-36页 |
·救济途径的单一性、局限性 | 第36-37页 |
4 女性平等就业权宪法保护机制的完善 | 第37-47页 |
·培养公民的女性平等就业权宪法权利意识 | 第37-39页 |
·建立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规范体系 | 第39-45页 |
·宪法规范的完善 | 第39-41页 |
·其他法律规范的完善 | 第41-45页 |
·完善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救济制度 | 第45-47页 |
5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