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文献查阅 | 第17-18页 |
·实地调研 | 第18页 |
·归纳演绎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概述 | 第20-34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建三江垦区 | 第20页 |
·小城镇 | 第20-21页 |
·建三江垦区小城镇 | 第21页 |
·镇区级公园 | 第21-22页 |
·小城镇镇区级公园的基本功能 | 第22-24页 |
·游憩功能 | 第22页 |
·美化环境 | 第22-23页 |
·改善生态 | 第23页 |
·文化教育 | 第23-24页 |
·影响建三江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因素 | 第24-27页 |
·气候资源 | 第24-25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5-26页 |
·人文资源 | 第26-27页 |
·垦区小城镇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环境心理学 | 第27-30页 |
·生态设计学 | 第30-32页 |
·园林美学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建三江垦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调查分析 | 第34-72页 |
·建三江垦区小城镇基本概况 | 第34页 |
·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概况 | 第34-35页 |
·八五九农场世纪公园调研分析 | 第35-49页 |
·概况介绍 | 第35-36页 |
·世纪公园问卷调查分析 | 第36-42页 |
·世纪公园规划分析和评价 | 第42-45页 |
·世纪公园设计分析和评价 | 第45-49页 |
·二道河农场胜利公园调研分析 | 第49-62页 |
·概况介绍 | 第49页 |
·胜利公园问卷调查的分析 | 第49-55页 |
·胜利公园规划分析和评价 | 第55-58页 |
·胜利公园设计分析和评价 | 第58-62页 |
·七星农场米都公园调研分析 | 第62-68页 |
·概况介绍 | 第62页 |
·米都公园规划分析和评价 | 第62-65页 |
·米都公园设计分析和评价 | 第65-68页 |
·调研总结分析 | 第68-70页 |
·三个公园规划设计的可取之处 | 第68-69页 |
·三个公园规划设计的不足之处 | 第69页 |
·三个公园的改进建议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4 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规划对策 | 第72-77页 |
·规划原则 | 第72-73页 |
·适度开发原则 | 第72页 |
·空间再生原则 | 第72-73页 |
·经济高效原则 | 第73页 |
·规划选址 | 第73-74页 |
·具有较好的可达性 | 第73页 |
·依托自然资源条件 | 第73-74页 |
·维护和优化小城镇生态景观形态 | 第74页 |
·用地规模 | 第74-75页 |
·与小城镇当地规模相适应 | 第74-75页 |
·与小城镇当地人口相适应 | 第75页 |
·功能分区 | 第75页 |
·交通组织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建三江垦区农场小城镇镇区级公园设计对策 | 第77-88页 |
·设计原则 | 第77-80页 |
·坚持以人为本 | 第77页 |
·垦区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 第77-79页 |
·因地制宜 | 第79-80页 |
·地形设计 | 第80-81页 |
·水体及驳岸设计 | 第81-82页 |
·植物设计 | 第82-84页 |
·与建三江垦区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 | 第82页 |
·因地制宜,体现乡土植物景观特色 | 第82-83页 |
·营造季节性植物景观 | 第83-84页 |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 | 第84-85页 |
·实用性设计 | 第84页 |
·特色性设计 | 第84-85页 |
·铺装设计 | 第85-87页 |
·满足使用需求的铺装设计 | 第85-86页 |
·体现垦区地方特色的铺装设计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附录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