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副业论文

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转化机理及微生物演替规律研究

本论文创新点第1-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引言第14-16页
1 绪论第16-35页
   ·研究背景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32页
     ·厌氧发酵原料及预处理工艺研究第18-27页
     ·有机酸产生及微生物学研究第27-29页
     ·干式厌氧发酵技术研究第29-32页
     ·研究现状总结第32页
   ·研究内容第32-3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2-33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3-3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4-35页
2 秸秆预处理及干式厌氧发酵研究第35-42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实验原料及特征第35页
     ·预处理方法第35-36页
     ·干式厌氧发酵实验第36页
     ·实验装置图第36页
     ·分析方法第36-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1页
     ·原料特性分析第37-38页
     ·pH值稳定性分析第38页
     ·TS与VS去除效果分析第38-39页
     ·产甲烷分析第39-40页
     ·体积和质量去除效果分析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3 基质颗粒微观结构分析第42-64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实验材料第42页
     ·电镜扫描(ESEM)方法及耗材第42-43页
     ·X射线衍射(XRD)实验第43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FTIR)实验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62页
     ·基质颗粒表面形态的变化规律第44-49页
     ·基于XRD基质颗粒内部结晶度分析第49-54页
     ·基于FTIR的分子表面官能团转化规律分析第54-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4 颗粒内三素特征官能团转化机理第64-97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4-66页
     ·实验仪器第64页
     ·实验方法第64-66页
     ·分析方法第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95页
     ·纤维素转化机理及其与底物TS浓度的作用关系第66-77页
     ·半纤维素转化机理及其与底物TS浓度的作用关系第77-84页
     ·木质素转化机理及其与底物TS浓度的作用关系第8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5 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内有机酸产生特点研究第97-119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97页
   ·分析方法第97-98页
   ·结果与讨论第98-118页
     ·VFAs产生规律研究第98-104页
     ·乙酸产生机理研究第104-108页
     ·丙酸产生机理研究第108-110页
     ·丁酸产生机理研究第110-112页
     ·戊酸产生机理研究第112-115页
     ·酸产生机理研究第115-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6 微生物动态演替规律研究第119-130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19-123页
     ·样品预处理第119-120页
     ·样品总DNA的提取第120-121页
     ·样品DNA的扩增第121-122页
     ·变性梯度凝胶(PCR-DGGE)实验第122-123页
     ·分析方法第123页
   ·结果与讨论第123-129页
     ·细菌演替规律研究第123-125页
     ·放线菌演替规律研究第125-127页
     ·真菌群落演替规律研究第127-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30-133页
   ·结论第130-132页
   ·展望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2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n2O3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
下一篇:小鼠肝脏内生物钟发育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