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 ·氮氧化物的来源 | 第10-11页 |
| ·氮氧化物的危害和消除 | 第11-13页 |
| ·脱硝催化剂概述 | 第13-14页 |
| ·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第14-18页 |
| ·多孔材料的概述 | 第14-16页 |
| ·多孔材料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 ·论文研究内容、意义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0-26页 |
| ·实验试剂和气体 | 第20-21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1-24页 |
| ·实验表征手段 | 第24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4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4页 |
| ·比表面积(BET)及孔径分布分析 | 第24页 |
| ·X 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胶体晶体模板的制备 | 第26-30页 |
| ·PMMA 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第26-27页 |
| ·PMMA 胶体晶体模板的制备和表征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聚苯乙烯(PS)胶体晶体模板的制备 | 第30-34页 |
| ·PS 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第30-31页 |
| ·PS 胶体晶体模板的制备和表征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多孔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和脱硝性能 | 第34-48页 |
| ·氧化物的制备 | 第34-36页 |
| ·氧化物的表征 | 第36-38页 |
| ·制备条件的研究 | 第38-45页 |
| ·氨蒸时间的研究 | 第38-41页 |
| ·金属前驱体的研究 | 第41-42页 |
| ·焙烧方式的研究 | 第42-44页 |
| ·焙烧条件的研究 | 第44-45页 |
| ·棒状 Mn_2O_3脱硝性能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第六章 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脱硝性能 | 第48-54页 |
|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和表征 | 第48-50页 |
| ·Ce_O_2/GNS 的制备和表征 | 第50-51页 |
| ·Mn_3O_4/GNS 的制备和表征 | 第51-52页 |
| ·石墨烯脱硝性能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七章 小孔分子筛的制备、表征与脱硝性能 | 第54-66页 |
| ·SAPO-56 的制备和表征 | 第54-57页 |
| ·Cu-SAPO-56 合成方法的研究 | 第57-60页 |
| ·一锅法 | 第57-58页 |
| ·其他方法 | 第58-60页 |
| ·Ce-SAPO-56 合成方法的研究 | 第60-62页 |
| ·一锅法 | 第60-61页 |
| ·其他方法 | 第61-62页 |
| ·Cu-SAPO-56 和 Ce-SAPO-56 分子筛脱硝性能 | 第62-63页 |
| ·SAPO-34 和 Ce-SAPO-34 的制备和表征 | 第63-64页 |
| ·Ce-SAPO-34 分子筛脱硝性能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