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0. 导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第13-14页 |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可能的不足 | 第15-17页 |
1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概述 | 第17-25页 |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保险合同纠纷的主要类型 | 第18-19页 |
·保险合同纠纷的特点 | 第19-21页 |
·保险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 | 第21-25页 |
2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分析 | 第25-38页 |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微观主体分析 | 第25-32页 |
·保险人与投保人行为选择的多阶段动态博弈分析 | 第25-28页 |
·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影响 | 第28-32页 |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宏观主体分析 | 第32-35页 |
·政府的监管对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影响 | 第32-34页 |
·法律法规制度对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影响的分析 | 第34-35页 |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中观主体分析 | 第35-38页 |
3 我国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8-50页 |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微观主体现状分析 | 第38-42页 |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中观主体现状分析 | 第42-45页 |
·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宏观主体现状分析 | 第45-50页 |
4 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分析和比较 | 第50-60页 |
·英国现行的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分析 | 第50-52页 |
·日本现行的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分析 | 第52-55页 |
·香港地区现行的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分析 | 第55-58页 |
·英国、日本以及香港地区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比较 | 第58-60页 |
5 我国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构建 | 第60-74页 |
·宏观层面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构建 | 第60-65页 |
·建设保险业信用信息平台 | 第60-63页 |
·加大对保险产品的干预管理力度 | 第63-64页 |
·加大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 第64-65页 |
·中观层面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构建 | 第65-67页 |
·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资格认证和培训 | 第65-66页 |
·制定指引、规范性条款 | 第66页 |
·加大保险消费者教育力度 | 第66-67页 |
·微观层面保险合同纠纷防范机制的构建 | 第67-74页 |
·促进激励约束机制的合理化 | 第68-69页 |
·着力提高客户服务工作 | 第69-70页 |
·改进保险产品的设计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后记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