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 引子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研究的学术背景 | 第12-14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的理论 | 第14页 |
|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 | 第14-17页 |
| ·工业建筑遗产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7-21页 |
| ·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概述 | 第17-18页 |
| ·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概述 | 第18-20页 |
| ·当前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不足 | 第20-21页 |
|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课题的来源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22-24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22页 |
| ·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22-24页 |
| 第2章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的构成与特征 | 第24-35页 |
| ·通化市工业发展脉络 | 第24-28页 |
| ·近代工业初创时期(1904-1945 年) | 第24-25页 |
| ·近现代工业建设时期(1946-1970 年) | 第25-27页 |
| ·现代工业体系形成时期(1971-1980 年) | 第27-28页 |
|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现状 | 第28-31页 |
| ·工业建筑遗产保存现状 | 第29-30页 |
|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 | 第30-31页 |
|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的构成与特征 | 第31-34页 |
| ·工业建筑遗产的要素构成 | 第31页 |
| ·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 | 第31-32页 |
|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的特征 | 第32-34页 |
|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 第3章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的评价体系 | 第35-45页 |
|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的核心问题 | 第35页 |
| ·国内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研究 | 第35-37页 |
| ·向北京工业遗产学习 | 第37-38页 |
|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的评价体系建构 | 第38-44页 |
| ·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因子的选定原则及构成 | 第38-40页 |
| ·通化市现存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 | 第40-44页 |
|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的分级保护 | 第44页 |
|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 第4章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 第45-69页 |
| ·保护与再利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 第45-47页 |
| ·工业建筑遗产的双重价值 | 第45页 |
| ·中国传统建筑遗产保护的态度 | 第45-46页 |
| ·城市复兴思想下的历史建筑保护态度 | 第46页 |
|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给中国历史建筑再利用带来的机遇 | 第46-47页 |
|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矛盾 | 第47-49页 |
| ·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策略 | 第49-61页 |
| ·城市更新语境下的通化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 | 第49-53页 |
|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模式 | 第53-55页 |
| ·旧建筑改造语境下的再利用策略 | 第55-61页 |
| ·通化市石油化工机械厂再利用概念设计 | 第61-68页 |
| ·场地分析与保留建筑的选择 | 第61-62页 |
| ·建筑再利用模式的选择 | 第62-64页 |
| ·设计的原则 | 第64页 |
| ·设计的策略 | 第64-68页 |
|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 结语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附录 | 第74-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