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降凝剂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降凝剂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 第10-13页 |
·降凝剂的种类 | 第10-12页 |
·降凝剂的结构特点 | 第12-13页 |
·降凝剂的复配 | 第13-14页 |
·降凝剂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 第13页 |
·降凝剂与降凝剂的复配 | 第13-14页 |
·降凝剂与极性化合物的复配 | 第14页 |
·降凝剂的降凝机理 | 第14-15页 |
·机理研究的实验手段 | 第15-18页 |
·色谱质谱分析油品和蜡组成 | 第15-16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油品的析蜡温度 | 第16页 |
·低温显微技术观察蜡晶形态 | 第16-17页 |
·X射线衍 射技术研究蜡晶的结晶行为 | 第17页 |
·流变仪测定油品的流变学性能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油品降凝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19-28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19-20页 |
·实验步骤 | 第20-21页 |
·丙烯酸烷基酯的合成 | 第20页 |
·AVM型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 第20-21页 |
·AVS型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 第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4页 |
·AVM型三元共聚物合成条件的考察 | 第21-22页 |
·AVS型三元共聚物合成条件的考察 | 第22-24页 |
·聚合物的表征 | 第24-27页 |
·AVM型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 第24-26页 |
·AVS型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AVM型降凝剂在柴油中的应用及降凝机理研究 | 第28-43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AVM型降凝剂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29-35页 |
·柴油碳分布测定 | 第29-30页 |
·凝点和冷滤点测定 | 第30-31页 |
·显微照片分析 | 第31-32页 |
·流变性测定研究 | 第32-34页 |
·机理探究 | 第34-35页 |
·降凝剂的复配 | 第35-42页 |
·AVM型降凝剂对柴油的降凝降滤效果 | 第35-36页 |
·AVM-16与AVM-18复配 | 第36-37页 |
·AVM-16和AVM-18与表面活性剂复配 | 第37-38页 |
·AVM-16和AVM-18与EVA复配 | 第38-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AVS型降凝剂在柴油中的应用 | 第43-55页 |
·AVS型降凝剂对柴油凝点和冷滤点的影响 | 第43-44页 |
·柴油未加剂及加降凝剂后的显微照片分析 | 第44-45页 |
·柴油未加剂和加剂后的流变性研究 | 第45-46页 |
·降凝剂的复配 | 第46-54页 |
·AVS型降凝剂对柴油的降凝降滤效果 | 第47页 |
·AVS-16与AVS-18复配 | 第47-48页 |
·AVS-16和AVS-18与表面活性剂复配 | 第48-50页 |
·AVS-16和AVS-18与EVA复配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AVM型降凝剂对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 第55-68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加剂与未加剂原油凝点的测定 | 第55页 |
·加剂与未加剂原油粘度的测定 | 第55-56页 |
·加剂与未加剂原油冷却胶凝特性的测定 | 第56页 |
·加剂与未加剂原油等温胶凝特性的测定 | 第56页 |
·加剂与未加剂原油屈服特性的测定 | 第56-57页 |
·结果分析 | 第57-66页 |
·降凝剂对原油凝点的影响 | 第57-58页 |
·降凝剂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加剂与未加剂原油的冷却胶凝特性 | 第60-63页 |
·加剂与未加剂原油的等温胶凝特性 | 第63-65页 |
·加剂与未加剂原油的屈服特性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