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研究工区概况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火成岩地质基础及特征 | 第16-28页 |
·火成岩的化学成分 | 第16页 |
·火成岩的矿物成分 | 第16-17页 |
·研究区火成岩岩性地质特征 | 第17-22页 |
·研究区火成岩储集空间及储层类型 | 第22-28页 |
·储集空间类型 | 第23-26页 |
·火成岩储层类型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火成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第28-51页 |
·不同火成岩测井响应特征 | 第28-37页 |
·常规测井 | 第28-35页 |
·电成像测井 | 第35-37页 |
·火成岩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第37-51页 |
·常规测井交会图法 | 第38-42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2-46页 |
·Fisher判别法 | 第46-51页 |
第四章 火成岩储层参数建模 | 第51-71页 |
·火成岩基质孔隙度计算 | 第51-62页 |
·骨架参数的确定 | 第51-58页 |
·岩心孔隙度建模 | 第58-62页 |
·裂缝识别与参数计算 | 第62-69页 |
·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 | 第63-64页 |
·裂缝识别方法 | 第64-67页 |
·裂缝参数计算 | 第67-69页 |
·渗透率建模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火成岩储层流体识别及饱和度建模 | 第71-79页 |
·火成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 第71-75页 |
·交会图法识别流体性质 | 第71-72页 |
·Rwa正态分布法流体识别 | 第72-75页 |
·火成岩储层饱和度建模 | 第75-79页 |
·岩电参数的确定 | 第75-77页 |
·饱和度建模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火成岩储层综合评价 | 第79-98页 |
·火成岩的次生变化 | 第79-81页 |
·火成岩的孔隙有效性分析 | 第81-84页 |
·常规测井结合成像分析孔隙发育程度 | 第81-82页 |
·核磁共振测井分析孔隙有效性 | 第82-84页 |
·火成岩的裂缝有效性分析 | 第84-88页 |
·成像测井结合XMAC分析裂缝有效性 | 第85-86页 |
·利用双侧向测井评价裂缝的有效性 | 第86-88页 |
·火成岩储层分类方法研究 | 第88-95页 |
·分类标准 | 第88-90页 |
·储层综合分类 | 第90-91页 |
·各类储层典型特征 | 第91-95页 |
·火成岩储层综合评价步骤 | 第95页 |
·应用效果分析 | 第95-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