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庄230井区致密油藏注水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合水庄 230 井区致密油藏基本特征 | 第12-18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2-13页 |
| ·研究区地层划分 | 第13-14页 |
| ·研究区构造特征 | 第14页 |
| ·沉积微相特征 | 第14-15页 |
| ·油藏类型与储层特征 | 第15页 |
| ·试油、试采特征 | 第15-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18-28页 |
| ·合水庄 230 井区长 7 油藏地质建模 | 第18-24页 |
| ·确定模型网格大小 | 第18页 |
| ·构造模型 | 第18-19页 |
| ·岩相模型 | 第19-20页 |
| ·储层参数模型 | 第20-24页 |
| ·数模区精细模型 | 第24-25页 |
| ·模型粗化 | 第25-26页 |
| ·储量估算 | 第26-27页 |
| ·储量计算方法 | 第26页 |
| ·地质储量估算结果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油藏工程论证 | 第28-42页 |
| ·开发方式 | 第28-31页 |
| ·补充能量开发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 ·注水时机 | 第29-31页 |
| ·油藏压力系统研究 | 第31-33页 |
| ·油藏破裂压力 | 第31-32页 |
| ·最大注入压力 | 第32-33页 |
| ·油田最低流压 | 第33页 |
| ·压裂水平井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33-41页 |
| ·压裂水平井单井产能物理模型 | 第33-35页 |
| ·压裂水平井的产能计算公式 | 第35-39页 |
| ·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 | 第39-40页 |
| ·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 ·利用直井产能估计水平井产能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合水长 7 致密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第42-66页 |
| ·模型建立 | 第42-45页 |
| ·模拟器的选择 | 第42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 ·历史拟合 | 第45-52页 |
| ·确定油藏生产工作制度 | 第45页 |
| ·确定参数的可调范围 | 第45-46页 |
| ·油藏开发动态历史拟合 | 第46-52页 |
| ·油田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第52-65页 |
| ·开发方式研究 | 第52-53页 |
| ·井网方式研究 | 第53-58页 |
| ·合理注水压力研究 | 第58-59页 |
| ·油井合理井底流压研究 | 第59-61页 |
| ·油井合理配产研究 | 第61-62页 |
| ·注采比研究 | 第62-64页 |
| ·压力保持水平研究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 详细摘要 | 第7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