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20页 |
引言 | 第20-22页 |
文献综述 | 第22-30页 |
第一部分 高能重粒子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 第30-40页 |
前言 | 第30-32页 |
实验一 细胞克隆存活的及分裂能力的实验研究 | 第32-3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2 结果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6页 |
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一部分附图 | 第38-40页 |
第二部分 高能重粒子辐射对DNA修复的影响 | 第40-60页 |
前言 | 第40-42页 |
实验二 I-SceI诱导的DNA断裂位点非同源末端连接方式的实验研究 | 第42-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5页 |
2 结果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8页 |
4 小结 | 第48-50页 |
实验三 高能重粒子引起的γ-H2AX焦点与细胞微核形成的研究 | 第50-5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0-52页 |
2 结果 | 第52-53页 |
3 讨论 | 第53-55页 |
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二部分附图 | 第56-60页 |
第三部分 高能重粒子辐射对基因组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0-70页 |
前言 | 第60页 |
实验四 基因芯片及实时定量PCR检测 | 第60-6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0-64页 |
2 结果 | 第64-66页 |
3 讨论 | 第66-67页 |
4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三部分附图 | 第68-70页 |
第四部分 错误性DNA非同源末端连接表型的形成机制的探讨 | 第70-90页 |
前言 | 第70-72页 |
实验五 DNA-PK与Mre11药理学抑制的研究 | 第72-8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2-77页 |
2 结果 | 第77-79页 |
3 讨论 | 第79-80页 |
4 小结 | 第80-82页 |
实验六 DNA-PK药理学抑制间接效应的实验研究 | 第82-8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2-83页 |
2 结果 | 第83-84页 |
3 讨论 | 第84-86页 |
4 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部分附图 | 第87-90页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第90-102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02-106页 |
作者简介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