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检索机论文

基于Google Earth的外来入侵物种地理检索系统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2页
   ·背景知识第9-10页
   ·论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1-12页
第二章 关键技术第12-26页
   ·Web Service 及 gSoap第12-14页
   ·T-SQL第14-15页
   ·Google Earth 及其二次开发第15-26页
     ·Google Earth 简介第15-18页
     ·COM 技术第18-19页
     ·Google Earth COM API第19-23页
     ·KML第23-26页
第三章 系统设计第26-35页
   ·福建省外来入侵物种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26-29页
     ·系统总体概述第26-27页
     ·系统的组成第27-28页
     ·系统的性能要求第28-29页
   ·外来入侵物种地理检索系统第29-35页
     ·功能及在总系统的地位第29-30页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第30-32页
     ·界面设计规则第32页
     ·功能结构第32-33页
     ·性能要求第33-35页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及注意事项第35-48页
   ·系统的实现第35-40页
     ·系统基础操作模块的实现第35-36页
     ·Google Earth 的基本控制模块的实现第36-37页
     ·查询条件获取模块的实现第37-38页
     ·查询模块的实现第38-39页
     ·查询结果展示模块的实现第39-40页
   ·注意事项第40-48页
     ·数据库的设计第40-42页
     ·在 VC6.0 中调用 COM 库第42-44页
     ·Web Service 接口的设计和调用第44-45页
     ·调用 Google Earth COM API 的注意事项第45-46页
     ·需加载的 KML 文件第46-47页
     ·其它注意事项第47-48页
第五章 系统的效果展示及操作第48-59页
   ·系统的安装第48页
   ·使用说明第48-59页
     ·外部设置第48-51页
     ·界面控制第51-54页
     ·查询第54-59页
第六章 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评估和预警第59-64页
   ·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评估模型第59-60页
   ·指标权重设置第60-62页
   ·二级指标风险值的确定第62-63页
   ·预警级别划分第63-64页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林木材积测算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LabVIEW的材料测试机软件平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