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昭苏卡拉盖雷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区域位置与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 第10-11页 |
·位置及交通 | 第10-11页 |
·自然地理 | 第11页 |
·经济概况 | 第11页 |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16-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 | 第19-24页 |
·区域地层 | 第20-21页 |
·中元古代那拉提群 | 第20页 |
·上志留统巴音布鲁克组 | 第20页 |
·石炭系 | 第20-21页 |
·区域构造 | 第21页 |
·侵入岩 | 第21-22页 |
·区域矿产及成矿规律 | 第22-24页 |
第3章 矿区地质 | 第24-52页 |
·地质特征 | 第24-30页 |
·地层 | 第24-28页 |
·构造 | 第28-29页 |
·岩浆岩 | 第29-30页 |
·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46页 |
·主量元素特征 | 第31-42页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42-45页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45-46页 |
·构造环境判别 | 第46-52页 |
·火山岩的构造背景 | 第46-49页 |
·花岗质岩石的构造背景 | 第49-52页 |
第4章 矿床地质 | 第52-64页 |
·矿体特征 | 第52-54页 |
·矿石物质组成 | 第54-60页 |
·矿石类型及矿石组构 | 第60页 |
·矿化蚀变 | 第60-61页 |
·主要金属矿物特征及生成顺序 | 第61-62页 |
·成矿期次、阶段的划分 | 第62-64页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64-96页 |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4-68页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8-74页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74-77页 |
·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离子交换地质温压计 | 第77-82页 |
·黄铁矿主量元素特征 | 第78-79页 |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第79-81页 |
·黄铁矿稀土元素特征 | 第81页 |
·离子交换地质温压计 | 第81-82页 |
·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82-89页 |
·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82-83页 |
·硫同位素特征 | 第83-86页 |
·铅同位素特征 | 第86-89页 |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89-96页 |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第89页 |
·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 | 第89-91页 |
·成矿流体密度及成矿压力、成矿深度的估算 | 第91-94页 |
·流体性质分析 | 第94-96页 |
第6章 矿床成因分析 | 第96-101页 |
·控矿因素 | 第96-97页 |
·岩性及层位控矿 | 第96页 |
·构造控矿 | 第96-97页 |
·岩浆控矿 | 第97页 |
·成矿时代 | 第97-98页 |
·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 | 第98-99页 |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第99-100页 |
·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 | 第100-10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110-118页 |
附录 | 第118页 |